劉表治理荊州三年,根基雄厚,劉琮繼承基業可以說是順理成章的事,姜盛的否決讓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
獻帝的詔書很快送到了荊州,絕口不提劉表的事,而是大張旗鼓的表揚了劉備皇叔奔走天下,救民於水火。
詔書中竟然拜劉備為荊州牧,並讓姜盛讓出本屬於荊州的南陽郡。
這事不僅荊州一般人意外,劉備也很意外。
只有諸葛亮看出這是姜盛坐山觀虎鬥之計,詔書上令姜盛讓南陽只不過是個幌子而已,這是姜盛藉以洗脫嫌疑的藉口而已。
諸葛亮把他的分析講給劉備聽,劉備道:「你我都明白是怎麼回事,可劉琮他們不理解啊!」
果不其然,蔡瑁很快就傳令荊州軍進入戒備狀態,並再次邀請劉備到劉表府上敘話。
這次劉備說什麼也不去了,諸葛亮決定親自跑一趟,說明真相。
眾人均勸諸葛亮不要以身犯險,諸葛亮笑道:「山人自有妙計,荊州眾人難不倒我!」
大家見諸葛亮胸有成竹,也就不再勸阻。
諸葛亮就帶着童子前往襄陽城,城門衛見過諸葛亮,一見他露面,立即帶幾名士兵把諸葛亮拿了,送到蔡瑁府上。
蔡夫人和劉琮正在蔡瑁府上研究對策,見諸葛亮被綁了過來,蔡夫人破口就罵:「枉我夫君一片好心,接納劉備,沒想到卻是如此口蜜腹劍之人。」
諸葛亮「哈哈」一笑,便不再做任何反應。
蔡瑁斥道:「死到臨頭,虧你還能笑得出來!」
「我笑荊州上下竟無一個聰明之人,大禍將至,你們卻不辨敵友!」
蒯良多少還能有點眼光,就對蔡夫人道:「夫人,孔明在這個時候進城來,必有內情,我們還是聽一聽吧。」
蔡家上下以及聚過來的荊州文武都靜了下來,蒯良為諸葛亮鬆了綁。
諸葛亮侃侃而談,表明劉備並無覬覦荊州之心,只求一安身之所,上表時劉備也簽字了,不可能出爾反爾,這定是姜盛的詭計。
他向荊州承諾劉備會上表請辭,不管朝廷同意與否,劉備都會奉劉琮為主。
諸葛亮信誓旦旦,荊州上下卻是半信半疑。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何況姜盛的謀臣團隊也是一流的人才。
諸葛亮眼瞅着就要成功了,這時候卻傳了大事出來:張允被殺了,荊州水軍的半數戰船一夜之間化為灰燼!
現場留下的證據都是姜盛的!
荊州一眾文武氣憤填膺,紛紛聲討姜盛,決心要與姜盛決一死戰。
但情報返回來,姜盛看起來根本就沒有攻打荊州的意思,海軍還在徐州東部海域,陸軍更是忙於修建姜盛口中的「鐵路」和「高速公路」。
而且姜盛已經按照獻帝詔書的要求讓出了南陽郡,部署在南陽的部隊已經浩浩蕩蕩撤走了。
看這樣子,姜盛要完成打荊州的戰略部署至少要兩個月以後,這時候殺張允燒戰船,荊州兩個月的時間就恢復的差不多了,姜盛這麼做沒理由的,反倒是劉備太有嫌疑了。
當初張允率水軍把劉備軍從廬江接回來,但蔡瑁要求張允把劉備送走,張允曾以武力逼迫劉備撤走,雖然最後劉備也沒走,但有仇怨是肯定的,另一方面,諸葛亮一直在表示劉備不覬覦荊州,卻在諸葛亮走後第二天夜裏就發生這事,不由得荊州懷疑。
蒯良查看現場後發現了姜盛軍中特有的標誌旗號,他認為以姜盛的謹慎,絕不會留下這麼多針對姜盛的證據,必定是劉備一夥栽贓嫁禍!
姜盛徹底讓出了南陽,這也讓荊州文武不再懷疑姜盛。
張允的心腹將領更是不忿,聚集到州牧府請戰,黃忠就是其中一位。
現在荊州的軍事是蔡瑁說了算,但城門衛黃忠卻是張允的人,在這個時候蔡瑁和張允之間那點過節就不是什麼事了。
蔡瑁答允對劉備開戰,黃忠帶步弓兵五萬出戰,劉備那邊根本沒有機會再去解釋,就令關羽、張飛等將率軍迎敵。
兩軍在襄陽外圍展開了激戰,姜盛卻在戰備區大營歌舞昇平,曹操對姜盛道:「王爺如此大才,孟德敗得不冤。」
姜盛道:「孟德你並非敗在才能上,而
第373章 操作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