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記載的卜巳是在八月被擒的,現在由於姜盛這個「穿越來的蝴蝶」扇了扇翅膀,歷史軌跡發生了小小的變化,七月中旬就發生了卜巳被俘的事情。但南方的戰事卻沒有絲毫改變。
朱儁與荊州刺史徐璆組成的聯軍攻打宛城受挫,從六月至七月中旬仍然毫無進展,張讓之流又開始借題發揮,建議靈帝召回朱儁問罪。
司空張溫奏道:「當年秦用白起,燕任樂毅,都是曠年持久,才能夠克敵。朱儁討潁川之賊,大獲全勝。詔令朱儁率部南征,計劃很周詳,此時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戰爭不是一戰而勝的,應該給他時間,方能成功。」
靈帝道:「恩,張司空所言有理,召回朱儁之事,不必再議!」
朝中有與朱儁相近的官員,暗中送信給朱儁,言明了朝中非議之事,朱儁大怒,「久居廟堂,眼高手低,前線戰事豈是無根之人(即宦官)所能知曉?」
徐璆道:「宛城久攻不下,朝中難免惹人非議,將軍無需動怒,我等盡本分即可,何必與這些小人鬥氣!」
朱儁道:「徐刺史所言極是。宛城物資儲備豐厚,黃巾賊拒城而守,我軍唯有強攻方可取勝,拼消耗並非明智之舉。」
宛城兵多糧足,趙弘乾脆就對官軍的攻擊不予理會,反正你來攻我能守住,你引我出城我只作不見。
朱儁愣是拿他沒辦法,考慮到官軍連日作戰,非常疲憊,朱儁只好退兵休整,然後以大軍主力牽制宛城,派出小規模部隊在徐璆的協助下清剿南陽郡其他地區的黃巾部隊,打算積小勝為大勝,讓宛城黃巾孤立無援。
話表兩頭,朝廷詔令到得皇甫嵩大營,皇甫嵩受了詔令,並把東郡戰報交由小黃門帶回朝廷。
在戰報中,皇甫嵩表奏姜盛為校尉,由於姜盛與十常侍向來沒有交集,也沒有厚禮賄賂,這校尉之職就與姜盛無緣了。
張角軍取得幾場大勝後聲勢猛漲,冀州黃巾的實力得到了大規模的擴充,已達十萬之眾。
潁川大戰後張寶撤退至下曲陽休整,而張梁則退回廣宗。一南一北兩個根據地連成一片,劉虞消極防禦,對於冀州戰事視而不見,也不出兵支援。而董卓接連失敗,士氣不振,對於黃巾的擴張無能為力。
十常侍眼見冀州黃巾日益壯大,知道瞞不住了,於是就在靈帝面前磨嘴皮子,靈帝見到新的戰報後大為震怒,下詔令皇甫嵩全權指揮冀州戰事,而將董卓貶回隴西,任隴西郡太守。
皇甫嵩既得詔令,擇日拔營北上,威逼廣宗。
張角把廣宗當成黃巾軍的大本營來經營,南有館陶、曲周、巨鹿各縣部隊設置了層層防線,北有張寶駐守的下曲陽及周邊各縣部隊,幾乎佔據了整個巨鹿郡。
皇甫嵩尚未掌握冀州戰事情報,沒有貿然出擊,而是在館陶南部五十里處高築壁壘,安營紮寨,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姜盛仍任別部司馬,但皇甫嵩對他信任有加,調撥步兵一萬、騎兵五千歸入姜盛麾下,負責冀州與司隸校尉部交界區域的清剿作戰和支援作戰。
姜盛穿越前僅僅是指揮幾十人的特戰分隊隊長,到了東漢時代後,由於黃巾之亂,機緣巧合,竟然指揮一萬五千兵馬,相當於整編師的編制了,現在也是響噹噹的獨立師一把手了!
張角部署在魏郡的前鋒部隊發現了姜盛軍的蹤跡,然後星夜報告了張角,張角令各部嚴防死守,不必主動出戰,只需牽制官軍即可。
何儀原為潁川黃巾波才部的中層幹部,波才軍覆滅後,何儀收攏殘兵兩千人加上張寶軍敗退時逃走的敗兵共五千餘人,避開官軍鋒芒,北上冀州,佔了司隸校尉部與冀州交界線北側的魏郡,在官軍夾縫中發展起來。
此番姜盛面對的就是何儀的部隊,這是姜盛穿越一來指揮的第一場成規模的大戰,心中不免惴惴,直至深夜仍然在研究情報及破敵之策。
姜盛穿越而來,知道情報的極端重要性,因此,每到一地都會派人出去搜集情報,不論時軍事方面的還是風土人情、水文地理等,都要梳理出來。
姜盛在總結開展大半年以來的作戰經驗,發現歷次火攻能夠成功,大部分是在夜間,白天成功大多是在兵力優於敵軍或者敵軍面臨崩潰的時候,而且都是輔助性的進攻。
第56章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