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薊鎮無戰事,陷入了詭異的平靜之中。
秦書淮率領大軍,在薊鎮已經與皇太極的大軍足足對峙了一月之久。這一個月里,雙方各自緊守自己的地盤,除了探子馬哨有小規模的接觸外,再沒有發生過什麼大戰。
八月十五,中秋了。
天色格外清冷,將士們已經都換上了冬服。這次的東服不像往常需自備,而是朝廷提供的,這證明今年朝廷的財政狀況稍稍好一些了。
這大半年裏,秦書淮南征北戰為崇禎穩住了局勢,也給崇禎創造了很好的財政環境。
歷史上崇禎之所以缺錢,固然有東林黨不合理的稅收政策以及土地兼併嚴重等因素使然,但還有重要一點,就是他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不得不長期用兵。
用兵是很耗錢的,打了敗仗再徵兵、訓練、採購裝備更是耗錢,而用兵不力,土地被流寇所佔、邊境為外寇所侵,造成的財稅損失也極為可觀,這些也是崇禎沒錢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秦書淮的到來,讓崇禎少打了大量敗仗,幫他穩定了社會,避免了大量農民流離失所無法生產,也避免了韃子隨意入關肆虐搶奪財物,自然有利於軍費的下降和稅收的增加。
更關鍵的是,他現在的武林聯軍可基本沒花崇禎什麼錢。歷史上的崇禎要投入巨資去養百萬大軍,還未必能維持住江山,而現在秦書淮的武林聯軍不但不花他一毛錢,還強得離譜,百戰百勝。這麼一算,說崇禎省下了金山銀海都不為過。
更何況秦書淮還幫他「敲」來了近千萬兩銀子的額外收入,這幾乎是大明國庫兩年的收入。
在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儘管秦書淮還沒着手大規模的改革,但是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歷史上的崇禎算個叫花子,那現在的崇禎起碼已經算個普通小戶了!
有點錢了,他自然要收買人心。
花錢給將士們做冬裝只是其一,他又接連宣佈三邊、薊鎮等戰亂地區免賦一年(之前宣佈免賦的地區繼續實行原政策),以及全國範圍內遼餉減半。
有秦書淮給他在背後撐腰,崇禎現在可謂豪氣沖天!
在秦書淮的不斷灌輸下,崇禎現在很清楚,就算大明的賦稅減半,一年也不過損失兩百多萬兩而已。
兩百多萬兩多嗎?或許放在以前崇禎覺得很多,但是自從秦書淮隨隨便便給他「敲」來一千萬兩以後,他簡直覺得那算個屁!
大明不窮,而且很富!對於巨賈富商們來說,這兩百萬兩簡直就是汪洋中取一瓢而已!只要向他們徵稅,別說一年征兩百萬兩,就算一年征一千萬兩,他們也依然能過着窮奢極欲的生活。
而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少交這兩百多萬兩的稅,就意味着他們冬天能多穿幾件衣服,平日裏能多加一個菜,對朝廷也更多了一些信心。
而老百姓的信心,是他一切權力的源泉。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崇禎很清楚。
比歷史上的那個崇禎更清楚。
所有財政狀況才稍有好轉,他就迫不及待地去「討好」百姓了。
果然,皇命一出,百姓無不歡欣鼓舞。
據東廠來報,民間如今已不乏對皇上歌功頌德者。
原因當然不是他減賦那麼簡單,而是這一年多來,官軍連戰連捷,社會越來越趨於安定,如今大明最大的威脅建奴也被困在三屯營,百姓對朝廷的信心正在迅速地增長。
如果說一年以前,有人蠱惑大明氣數將盡的話有大把人信,那麼現在,會相信的人已經很少了。這也意味着,張獻忠、李自成此類流寇要想東山再起,已經很難了。
而這,更堅定了崇禎要儘快剷除東林黨的決心。
因為有東林黨在,他就永遠無法對富人徵稅,也就無法繼續他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的政策。
朝堂之內,暗流洶湧。
東林黨也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如今在民間各地,《文奸傳》一書被傳的路人皆知。而這《文奸傳》裏雖然說的都是本朝已經被查、被抄的官員,但幾乎每個官員都和「東林」二字有着深刻的聯繫。
發展到現在,曾經代表清流的「東林」二字,已經近乎和「貪官污吏」、「沽名釣譽」、「偽君子」等劃傷等
第六百二十三章 暗流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