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李忠明也挺倒霉的。
如果他能早點知道曹國彰已經被抓的消息,恐怕早和章立真一樣,帶着兵去投降了。
劍門關雖險,但關隘中又不產糧,朝廷大軍只要圍而不攻,不出幾個月就能把他困死,他又豈能不知?
可惜綿竹關那邊,章立真在收到消息後,就直接封關,任何人都不得通過綿竹關,這麼一來曹國彰、周延儒被抓的消息就被封鎖了。
章立真為什麼這麼做?
答案是:故意的。
他和李忠明的矛盾極深,深到章立真恨不得弄死李忠明。
章立真身為朝廷委派的總兵,照道理說關內諸軍的將領都是他的麾下,至少名義上得是吧?可是李忠明倒好,仗着是曹國彰的第一親信,向來不把章立真放在眼裏,甚至有一次,還鞭打章立真手下的一個參將。
這口氣,曹國彰在任巡撫的時候,章立真只能隱忍不發。但是現在曹國彰下台了,章立真豈能輕易放過李忠明?
於是他擺了李忠明一道。
李忠明直到秦書淮的大軍抵達劍門關外二十里,才接到崗哨通知,說國公爺的大軍來了。
於是他糾結了一下,心想秦書淮的大軍是哪來的?
有一點可以肯定,這股大軍肯定不是從外邊入川的,因為朝廷大軍想要入川,勢必通過他的劍門關。即便他們走西道水路,那也要很久,自己早收到通知了。
想來想去,他覺得一定是章立真的。
章立真背叛了周相和巡撫大人!
於是他立即召集手下將領,一起商討該怎麼辦。
倒是有將領提出,秦書淮既然已經收服了章立真,並且直撲劍門關而來,很可能成都已經被他控制了。
但是李忠明覺得,成都城沒那麼容易失守。
他知道,吳玉田的兵能打着呢!
況且,據探子來報,章立真的大軍整容齊整,根據不像打過仗的樣子。
所以他嚴重地懷疑,秦書淮是不是想來嚇唬自己,讓自己投降?
東林待他恩重如山,李忠明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但凡周延儒或者曹國彰還在,他就絕對不會投降。
況且,他還佔着劍門關險地,關內軍糧充足,守個幾個月都不成問題,根本不怕官軍!
當然,如果能確定曹國彰或者周延儒已經被殺或者被擒,那他再抵抗也沒意義了,也會選擇投降。
於是他猶豫了一下,讓探子再去探探,看看對方大軍中有沒有吳玉田的隊伍。要是有,那就說明成都城已破,他也可以投降了。
他沒有想到,就是這麼一猶豫,就要了他的命。
首先,他派出的探子出去後,為了看清有沒有吳玉田的人,不得不抵近偵察,結果一個不巧就被章立真的人馬發現了。
這些探子要是掉頭就跑,沒準能跑走。
不過他們也懶得跑了。
跑回去幹啥?啥都沒打探到,回去還不是挨軍棍?挨了軍棍,等國公爺的大軍一到,咱們多半還是個死。
圖啥啊?投降多好,再怎麼說咱們也是棄暗投明不是?國公爺的大軍那也是朝廷的大軍,還能殺了咱們?
於是這些人就大大方方地迎了上去,沖對面來的章立真部下大喊,「弟兄們,自己人!咱們來投奔國公爺來了!」
結果這幾個探子就成了棄暗投明的「義士」,他們先是大罵了一同李忠明,然後把劍門關內的佈防情況說了一遍,為此還一人得了五兩賞銀。
真是皆大歡喜。
不過他們歡喜,李忠明就鬱悶了。
探子沒等來,國公爺的大軍就先到了。
章立真憋足了勁要坑李忠明,大軍抵達之後,他自告奮勇親抵關下去叫陣。
「李忠明,你這直娘賊認賊作父,為虎作倀,還不速速下來受死?」
「你要是現在出來投降,你章爺爺還能給你留個全屍!要不然,老子把你千刀萬剮!」
他叫罵了半天,就是不提吳玉田已降,曹國彰、周延儒已被抓的事情。
他要是直接推出曹國彰和周延儒,可瞬間瓦解李忠明部的軍心,到時他不降也得降。
章立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