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司長屋。
蠟燭閃着明暗不定的燭火。
「那麼多魚怎麼分配的問題好解決,教會讓大家都吃飽,家家戶戶都有多餘的魚,晚上再給他們上點課......把大多數搞定就沒問題。」
馮道夫雙手墊在後腦勺:「貨幣是難事,現在銀幣還夠,但也堅持不了多久。」
瑪格麗特很好奇:「你打算怎麼解決?」
首席女祭司已經是最忠誠的夥伴,深入了解後也知道性格可靠。
馮道夫沒有隱瞞:「我設想過一種代替貨幣的評分體系,就叫a分好了,ao的a,勞動得到的a分越多,能分配到的收益越高。」
他簡短介紹了一下。
瑪格麗特狐疑的看着他:「從你這裏分錢?你有這麼善良?」
馮道夫說:「這話說的,我當然有這麼善良了,第一大善人!」
「觸發特質-貪婪」
馮老爺:「?」
「誰來計分呢?」
跟馮老爺接觸深了,首席女祭司瞧出了問題:「有考慮過每個人身體狀況和工作技能差距嗎?你來做監督,不就成了你一句話的事情了?以後會不會有你說的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情況?」
馮老爺也沒有否認:「公平監督是最大的難點。」
計劃一切的模式,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風格,並非原教旨主義觀念里的一套模板可以概述——企圖用恆定概念去框套動態事物本身就違反辯證法。
例如毛熊早期的是集約農夫人身自由,生產資料集約化反而是次要的。
後來由於nep帶來的復甦已經看到了可見的成果,又開始改成了後nep時代的新經濟方法。
總體上,這種變遷是根據不斷變化的社會現實而塑造的,並非永恆不變。
他所設想的a分模式,是搭配政教合一的體系,解決貨幣問題是主要,集約化是其次。
但不論是哪一種風格,監督都是一個問題。
工作的具體內容是相當複雜繁瑣的,很多地方,對於『分』的標準,老家那段時間一開始是70多種,後來猛增到了160多種,太複雜了。
林老師在他的一篇論文《制度、技術與o國農業發展》做過結論,說這套體系的不成功,不是由於它的性質,而是由於對農業勞動監督的困難。
管理管理,終歸還是要看管理人的水平。
真正能做到精確衡量工作量的地方很少。
大部分地方都不具備這樣的管理水平,只能採取很粗略的計算方式,之間互評也帶有很重個人感情色彩,為了監督就要配一個班子,班子的這些人是脫產還是不脫產?
「由一個監督引發的延伸問題太多。」
馮道夫說道:「這一切種種,沒有幾萬字說不清楚。要是還在我的老家討論這個,能讓幾幫人吵個幾天幾夜......給你說一個故事吧。」
又能聽故事?
瑪格麗特開心的調整到了聽小說模式,以一個很少女的姿勢,聽着他緩緩說:「兩個古希臘學者曾經提出過一個非常有趣的設想。」
「他們假設,在世界誕生之前,發生過一場規模巨大的拍賣會。」
「所有人類希望購買的商品與服務,以及任何發生買賣的時間地點都在拍賣中得到了認可。」
「這場拍賣將一直持續到所有商品與服務的價格、供需都完全達到了平衡。」
「在這場史前大拍賣結束之後,人類才開始出現與發展。」
「由於這場拍賣已經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切交易,市場與交易已經不再需要了,所有的交易都已經被嚴格定義,所有的人都只需按照自己的約定交付自己的服務與商品。」
「在這個前提下,人類不再需要一種叫做『貨幣』的東西來充當交易媒介、衡量價值與反應需求,也不需要一種叫做『市場』的東西來充當分配的工具......你覺得這樣的設想怎麼樣?」
馮道夫看向女祭司。
瑪格麗特說道:「很有趣的故事。」
「瑪格麗特,你會嚮往那樣的世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