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
常遇春,出身於貧苦農民之家,青少年時期,不甘心於老死田間,因而隨人習練武術。家貧,無力支付學費,就以多出力幹些勤雜工換取學習機會。到長大成人之後,常遇春體貌奇偉,身高臂長,力大過人,學武有成,精於騎射,各種兵器都能使用。
常遇春成長的年代正值元末,階級矛盾已經激化,盜匪和起義軍蜂起,因不滿生活現狀,無法忍受飢餓的折磨,就投奔活動於懷遠、定遠一帶的綠林大盜劉聚。劉聚見常遇春有勇力,就讓他當什夫長,並引為心腹,常遇春跟隨劉聚攔路搶掠,入宅為盜。起初頗覺新鮮,既能大碗食肉,又能分得銀兩,數月之後,常遇春發現劉聚只知打家劫舍、四處搶掠,並沒有什麼打算或遠圖,他就萌發出脫離盜群,另尋出路的念頭。
常遇春隨劉聚在和州搶掠時,正巧遇上朱元璋率軍攻和州,常遇春早就聽人說過朱元璋仗義豪俠,很有作為,他便利用在和州相遇的機會,裝成老百姓觀察朱元璋的行經。他親眼目睹了朱元璋平易近人,視士卒如弟兄的作風,也看到了朱元璋的部隊紀律嚴明,不害百姓的行為。經比較他知道朱元璋是個做大事者,劉聚僅僅是個盜匪,不能與朱元璋相比,他當機立斷,決定在和州投奔朱元璋。
常遇春去投奔朱元璋時,朱元璋態度很冷淡,朱元璋問常遇春:「你是不是挨了餓,想到我的隊伍中找飯吃」,常遇春回答說:「我在劉聚手下打家劫舍,並不愁衣食,只是劉聚只知搶掠和盜竊,並無大志。我聽說將軍是位賢明智者,因此前來投奔,為將來的前程願效死力。」朱元璋問:「你能跟我過江打仗嗎」常遇春回答:「將軍指到哪裏,我願打到哪裏,渡江之日,願為先鋒。」朱元璋見常遇春身材魁梧,體魄健壯,出語忠懇,就把他留了下來,從此,常遇春棄盜為良。
常遇春對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於直言,效命疆場,盡瘁而終,朱元璋對常遇春很愛重,認為常遇春的功勳「雖古名將,未有過之」。朱元璋對常遇春「頒賞賜勞」,特意表彰他「勤勞於外,南平諸郡,兵不失律,民無所擾」的功勞。常遇春對答頗為得體,他說,這是「皇上成算,所至輒克,非臣所能」。常遇春自從追隨朱元璋後,參加采石磯渡江戰役,到奪取元上都開平,暴卒於柳河川為止,十四年戎馬生涯,轉戰南北,可以說無役不從,戰無不勝。
常遇春「為人沉鷙果敢」,被譽為當時的天下奇男子,他曾自負地說:「我率十萬人便可橫行天下」,軍中送他一個綽號叫「常十萬」。他不僅有勇,而且也有智謀,常常以智取勝。或者設伏,使用疑兵;或者聲東擊西,出敵不備。在歷次戰役中都不乏其例。
史書上說常遇春「雖不習書史,用兵輒與古合」,「克敵制勝之方皆中節度」。常遇春出則當先,退則殿後,未嘗敗北,士卒樂為之用,這是自古名將幾乎所共有的一個優點,與此相應的就是兵有紀律,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不擾民。他很同情百姓的疾苦,這同他出身農家有關,也是朱元璋在開拓事業中一貫嚴格要求的。常遇春與胡大海一起曾向朱元璋建議,免收百姓給軍隊交納的糧草——寨糧,朱元璋採納了這個建議,注重發展屯田事業,以解決軍隊的糧餉,從而減輕了佔領地區百姓的沉重負擔。
在和同僚之間的關係上,常遇春處理得也比較好,在作戰中能夠節制諸將又能虛心與諸將研究對策,集思廣益。他身為副將軍,與大將軍徐達一起征戰,非常尊重小他兩歲的徐達,謙遜地「奉節制,進止赴期不敢爽毫髮,大將軍雅敬愛之」,始終無小間,當時,徐達、常遇春兩員大將並稱,「一時名將稱徐、常」。一個以謀略持重著稱;一個以勇猛果敢聞名。
朱元璋很會用將,以徐達為正,常遇春為副,用其所長,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常遇春的英年早逝,是明朝初期的一大損失,因當時還有元朝的殘餘勢力,還未完全消滅,還有一些硬仗等着他去打。但對他個人來說,逃脫了朱元璋的謀殺,保全了他的榮譽,使他的英雄業績得以流芳百世,與日月同輝,也是一件幸事。
常遇春逝世
第六十五章 鄂國公——常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