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屯駐軍的東線,局勢愈發複雜。
除了從內地調來的軍隊,還有一支來自高句麗的軍隊也加入了屯駐。
然而,這些高句麗軍人士氣低落,對與匈奴交戰毫無興趣。
大量士兵選擇逃離,甚至有些人淪為盜賊,對當地造成不小的騷擾。
前不久,遼西大尹田譚在清剿逃兵的行動中不幸被殺,這一事件被州郡上報,認為高句麗侯騶應承擔責任。
高句麗原是一個王國,但在始建國元年被五威將帥降格為侯。
王莽對此事件大為震怒,命令東線屯駐的嚴尤前往懲處。
嚴尤在上書中表達了他的擔憂,認為逃兵犯法不應直接歸咎於國君,並建議通過州郡進行安撫工作來解決問題。
他警告說,目前正在備戰匈奴,過度追究侯騶的責任可能引發更大的問題,甚至可能導致高句麗反叛。
然而,王莽依舊並未聽從嚴尤的建議。
無奈之下,嚴尤只得率兵進入高句麗地界,誘殺侯騶,並將其首級送往長安。
王莽對此大為高興,封嚴尤為武建伯,並將高句麗改名為下句麗,以示懲罰。
人家好好的「高句麗」讓王莽改成了「下句麗」。
之後事情的發展正如嚴尤所擔憂的那樣,高句麗也發生了叛亂,不斷滋擾東北邊境。
在西南夷的部落中,雖然名義上歸附了大漢,成為其屬國,但內心的認同感卻並不那麼強烈。
然而,他們至少還維持着表面的尊敬,承認了漢朝的宗主地位。
可如今到了王莽的各種作下,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中,句町這個部落在西南夷諸國中顯得尤為強大。
當王莽推行「降王為侯」的政策時,句町王對此表示了強烈的不滿。
他們質疑,
「憑什麼祖上傳承多年的王位,在自己這一代就被降為了侯爵?」
這在他們看來,這無疑是一種侮辱和欺凌。
於是,句町王也決定不再承認王莽的權威,並率先發起了反抗。
這一反,也帶動了西南其他部落的動亂。
與此同時,壞消息接踵而至。
始建國五年,西域突然發生叛亂,西域都護但欽被攻殺,這一事件震動了宮廷。
但欽的被殺不僅是因為他在西域傷勢的治理風格引起諸國忌憚。
更因為新朝大軍在北境陳兵,對西域的關照減少,同時匈奴的不斷侵襲也給西域帶來了外部壓力。
在這一系列事件中,新朝的邊境局勢愈發緊張。
雖然北方、西方和東北並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
但長期的備戰狀態已經對邊境郡縣造成了持續破壞。
國家的財政積累也在迅速消耗。
王莽卻維持着這種奇怪的局面,既不進攻也不撤防,這不僅影響了內地農業的穩定,還導致了更多流民的出現。
再加上近幾年大規模改制和經濟政策的調整,經濟形勢和社會秩序出現了整體性惡化。
始建國五年,草原上傳來烏珠留單于去世的消息時,王莽終於看到了改善關係的契機。
此時王昭君的長女婿須卜當執掌了匈奴實權,他主張與中原和平共處。
在須卜當夫婦的推動下,新即位的烏累若鞮單于(即曾經的孝單于咸)
他一改與新朝對抗的政策,主動向王莽提出和親。
這一轉變無疑為王莽提供了一個緩解邊境壓力、改善與匈奴關係的重要機會。
隨後,匈奴派遣使者到邊境,表達了希望見到和親侯王歙的願望。
王歙,作為王昭君的侄子,承載着
第兩百零八章 主動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