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吃過早飯後,黃月英自行去廚房收拾,諸葛均也如往常一樣扛着鋤頭前往田園勞作。而諸葛亮則走進草堂內,拿出竹簡和筆墨,準備開始寫作。
在這個時代,紙張價格昂貴,普通人難以承受,且不易保存。
相比之下,經過烘烤乾燥的竹簡更適合書寫。它們不僅書寫流暢,還可以用絲線穿孔裝訂成冊,具有防蟲、防潮的優點,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較為笨重。
諸葛亮決定將夢境中的所見所聞詳細記錄下來。
在那個奇妙的夢境裏,他曾向姜維傳授了超過十萬字的着作,這些都是他親自撰寫的心血之作。沒想到一覺醒來,那些文字仍歷歷在目,仿佛剛剛經歷過一般。
於是,他抓住這個機會,趁記憶還清晰,迅速將其整理出來。
無論這場夢是否真實存在,將夢中的智慧與感悟集結成書,將來流傳於世,也會成為一段佳話。
值得慶幸的是,如今漢朝的官方字體已從小篆轉變為隸書,筆畫變得簡潔許多。
正因如此,諸葛亮得以足不出戶,在短短一個月內完成了十餘萬字的撰寫,並將其編纂成冊。
眼見諸葛亮如此勤奮努力,黃月英自然也陪伴左右,每晚都會點起蠟燭照亮他的書桌。
然而,所謂的「紅袖添香」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奢望,因為只有世家大族才有條件享受這種待遇,而黃月英只能着布裙荊釵相伴了。
而當諸葛亮奮筆疾書時,黃月英也總會時不時地凝視着他筆下的文字。
當她看到諸葛亮寫下「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時,心中不禁暗自讚嘆:「夫君竟然如此超凡脫俗!他筆下的文字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種出神的氣質。」
再往前看到這篇文章標題是叫《誡子書》的時候,黃月英卻是忍不住羞紅了臉頰。
小手也忍不住輕捶諸葛亮的肩膀:「夫君也不知羞,現在卻是寫的什麼勞子《誡子書》。」
諸葛亮呵呵一笑:「有備無患嘛,難道你我夫妻二人還能沒有自己的兒子,提前寫出來做準備。」
說到這兒,諸葛亮眉頭微蹙,在那個夢裏,自己好像等到四十多歲才和黃月英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兒子諸葛瞻。
而在那之前,諸葛亮都不確定自己還能不能擁有自己的兒子,甚至過繼了自己兄長諸葛瑾的兒子諸葛喬作為自己的兒子。
最後還是諸葛亮案牘勞累,病體傷神,後主請醫者診治,這才診斷出某方面的原因。
於是,那醫者順手治之,諸葛亮修養之下,身體漸好,龍精虎猛,這才有了真正的兒子——諸葛瞻。
唉……
諸葛亮此時有些惆悵,如果夢中的種種都是真的,自己的子息需是小事,但法孝直等皆亡於急疾,就連自己,也……
大漢人才何其多矣,卻都過早凋零。
如果有一個良好的醫者,自己和法孝直亦多注重養生之法,若可得多活十年,夢中的一切是不是就不一樣了呢?
反正仲景先生就在離自己不遠處的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
索性尋個時間,攜月英、三弟一起都讓仲景先生幫忙診治一番吧。
我也不能在像夢中那樣終日忙於案牘了,若能多活十年,未必就不能等到曹賊變天,克復中原!
合上了完篇的書籍,諸葛亮小心地用麻繩編穿成冊,置於箱牘之內。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覺間,已是春去秋來。
這天,諸葛亮和諸葛均兄弟倆完成了農田裏的勞作後,回到家裏開始練習一種名為「五禽戲」的功法。
這種功法是他們上次帶着家人去找仲景先生看病時,從仲景先生身邊的一個遠方來交流的客人那裏學到的。
那位客人說自己來自沛國譙郡,名叫華佗,字元
第4章 三顧茅廬意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