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很容易就將需要回答的問題給寫好了,不過這裏面有大多數人很頭疼的。
不是說這些人笨,也不是說這些人記憶力差,其實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基礎不夠。
這麼說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因為不明白啥叫基礎不夠。
這麼說吧,其實這些人當中,有多少學問的人並不多,畢竟很多時候人還是要看出身的。
這麼說可能有些人還不明白,那麼簡單的打一個比方可能就明白了。
華夏在普及教育之前,尤其是在古代,人的地位是分各個等級的。
你像有錢的人,比如世家大族,哪怕這個孩子再不學無術,再怎麼不用功讀書,成績再怎麼差?
他比普通人還是要強很多的,最起碼常規的那些字那些知識還是懂的。
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說,窮人家的孩子100個裏面有幾個人認識字就算是很不錯了。
那麼這幾個人當中,有一個有成績的人那就更少了。
也就是說像普通人就算認識字,那認識的也不多,像電視上面常見的而且書生讀書,多少個人當中才出現一個人?
那麼這些窮書是讀書,他們根本就沒有太好的書去讀,唯一的辦法就是借,比如說張三有一本書,那麼張三看完了就可以跟李四去換。
如果你是真想讀這本書,那麼可能就會跟張三兌換了去看,然後王武也喜歡看這本書,那麼只能等李四看完了之後,再借來看看。
可能短時間內理解不了,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抄錄下來。
可是窮人哪來那麼多錢去買紙張?
要知道古代人寫的是毛筆字,一張白紙上面寫不了多少字的,一本書的話少說幾萬字,多的話十幾萬字。
不說別的,就是購買這個白紙的錢可能都沒有。
所以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會借書看?難道自己就不可以抄寫一遍嗎?
抄寫一遍,甚至抄寫很多遍,然後拿出去賣,這樣不就有錢了嗎?
但是在這個前提下,你首先得有買紙的錢。
所以電視上面或者電影上面有很多這樣的情節,那個教書先生看到某某某學生不聽話,最後再跟那個學生說,你回去將這個《三字經》抄寫個100遍,300遍。
還有抄錄其他的一些書籍。
其實這就是一種無知的體現,咱們就不說別的課文內容了,就拿三字經來說事。
三字經可能很多人沒辦法背全,一般人都知道什麼人之初,性本善啥的,但是《三字經》這篇文章全篇有1145個字。
先不說抄100遍,300遍了,就是抄一遍,拿着毛筆去寫,哪怕你寫的再小,一張紙能寫多少個字?
那麼一篇《三字經》寫下來最少要好幾張紙吧?
那麼寫個100遍要多少紙張?
那麼抄錄100遍需要多少時間?估計《三字經》真要抄個100遍,300遍的話,這個紙張可能需要用籮筐去挑。
要知道古代的紙是很貴的,因為造紙術沒有現在先進,造出一張紙的價格可能是普通人都承擔不起的。
到了後期還好一點,因為蔡倫的出現,好歹還有了紙張,如果是在漢朝之前紙都不存在的情況下,寫字只能用竹簡,有錢人可能會用絲綢。
這樣一來普通人怎麼去學習?就拿關羽讀的春秋來說,全部都是竹簡寫的,要想搬家的話,就這一部春秋都要用馬車去拉。
哪怕到了華夏的近代史,學習變得全民化了,普通老百姓讀書的比例還是很小,就拿八幾年之前吧,農村的孩子10個有個兩三個讀書的就算不錯了。
八幾年的時候,你能讀到初中,你就可以當老師了。
就算是到了九幾年,初中畢業的,小學畢業的,甚至沒讀書的人照樣是很大一個群體。
說到這裏可能有些人就明白了,為什麼說這是本身文化的個人基礎問題了。
你像縹緲宗招雜役,你首先有個硬性條件你就得認字,普通雜役那身份是最低的,家裏有錢有本事的人他不屑於做這個雜役。
想做這個雜役的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