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提的建議很好,但是吏法分家的事情很難,最起碼現在不可能實施。
李斯依舊是變法的關鍵牌,最起碼現在還是,政治立場靈活的李斯不是法家的傀儡,而是始皇帝的意志。
從這一方面來看,李斯比大多數擁有着堅定自我操守的王佐之才要好用的多。
他只會被上層權力綁架,很少被下層權力裹挾。
他很貪權,這就決定了李斯不會擺爛,不會搞出來什麼辭官逼宮之類的破事。
但李斯貪權的同時也很惜身……
在需要李斯辦事的時候,沒必要進行吏法分家之事,徒給李斯增加政治壓力……
「還是先說說辦學的事情吧……」趙泗開口說道。
「我知道你們對李相有些成見,但是現在也唯有李相有這個威望和能力來推動變法,革新易陳。」趙泗開口說道。
既然要用人,就別再用人的時候給別人壓力。
狡兔死走狗烹,也得等逮到兔子以後再說不是?沒有兔子還沒逮到就給獵狗一槍的道理。
「自商君提出置法吏以為天下師以後,秦國郡縣皆設學室。
但學室之中的弟子來源,規定必須是吏的兒子。
商君之時,這樣的制度是夠用的,因為商君推行秦律以後,提拔了許多吏員,秦國的國土就那麼大,學室弟子代代相承,倒也並不妨礙。
可是自秦國東出以後,吏員就跟不上了,除了關中,六國之地哪有秦吏?又哪有什麼吏員子嗣?
於是陛下做了兩個措施,一是廣納關內秦吏子嗣,進入學室,成吏以後散於天下四方,二是於新納郡縣重設學室,使有軍功爵者能夠用功勳換取進入學室學習的資格。
我便是因為有軍功,而且識字,才被推舉進入學室學習,因此而成為秦吏。
好在關內有六代遺澤,尚且夠用,可是自大秦鯨吞天下以後,天下郡四十九,縣過百,而四方平定以後,軍功難以晉升,自然也就難以再像我一樣憑藉軍功爵獲得進入學室學習的資格。
吏員不夠,因此只能由地方官員選拔推舉有才之士擔任地方吏員,天下之廣,如今出身學室的吏員依臣預估恐怕不超過三成,現如今剩下的七成要麼是地方官員選拔,要麼是在地方比較有聲望,被民眾推舉。
但吏員不足,並非是因為天底下的讀書人不夠。
而是因為現在天下平定,大秦前段時間內部叛亂,四方蠻夷入侵,但是戰爭規模比起來六國之戰相去甚遠,一年的時間就徹底平定,而在將來恐怕再也不會發生像鯨吞六國這樣的大戰,所以這條路看似並沒有堵死,實際上也差不多了。
剩下來的就是以吏為師……可是諸子百家,識文斷字者並不在少數,但是又有幾個人是吏員的子嗣?
如果能夠讓他們成為吏員,又怎麼會出現吏員不足的隱患呢?」喜開口說道。
「不對吧……」趙泗沉吟片刻。
「現在吏員不夠是擺在明面上的事實,如你所言,有七成的吏員並非學室出身,這些吏員裏面應該有很多出自於諸子百家之人……大秦並沒有禁止他們成為吏員啊。」趙泗皺了皺眉頭。
「殿下,看起來如此,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所謂舉薦,提拔,地方上推舉……並非正途,唯有學室為吏,方可為官……」
趙泗剛開始還愣了一下,因為這些規定並沒有實際上寫出來,後來一對比歷史一下子就明白了。
懂了,潛規則和鄙視鏈……
我科舉出身,你一個幸進之輩配和我相提並論?
伱就算權傾天下位列三公我都看不起你啊。
而在官場上,就不僅僅局限於嘴炮了,排擠,鄙視,白眼,流言蜚語……
秦朝沒有科舉……學室就是正規官員晉升的必經之路。
商君良久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所以秦朝沒有說像科舉一樣的制度,通過考試了就能夠直接從一介白身直接成為青天大老爺。
也不會出現武將世家直接就能當將軍的。
聽起來很美好……
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美好。
有能量的,走文官路線,是學室出身,出來以後基層幹個一兩年就可以直接提拔為官,稍微刷點政績就可以步步高升。
確實是從基層干起了,實際上並不影響幕後操作。
將領也是同樣的道理,拿大秦最大的三代舉例,王離從軍的時候直接就是親兵。
什麼叫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