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時間來到了十月份上旬。
各條戰線都進入了相對的平靜期,鬼子的進攻步伐受到物資的拖累,也變得乏力起來。原本一些作戰計劃,也隨之推遲了時間。
溫三努力用心回憶 38 年的歷史大事件。小的歷史事件,不可能記得住,但是一些大事件,還是明確歷史記錄的。
他首先想到的是兩個著名的事件,即是十一月的『文夕大火』。大概時間就是十一月中旬的樣子。國府為了粉碎鬼子的進攻,準備使用焦土政策,火燒常沙城,以阻止小鬼子的進攻。
但是由於下面的人操作失誤,加上一些人利用這個政策大肆撈錢,損壞老百姓的利益。從而導致大火失控,最後燒毀了大把的房屋和街道,更是導致數萬人葬身火海。
【指揮官】和國府喪失民心並不是後世人吹噓出來的,而是他們用一次又一次的失誤,以及對老百姓漠然的態度積累起來的。
現在鬼子進攻乏力,對華中方面軍對常沙的壓迫力沒有那麼大,但國府那邊依然是人心惶惶。溫三已經收到了消息,國府的國軍高參們,已經在討論用什麼方法阻止鬼子的進攻了。
焦土政策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備選方案。以國府對下屬人員的掌控能力,如果真的實施這項計劃,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漏洞,最後大概率還是會發生同樣的慘劇。
溫三在琢磨,必要的時候,要着重提示一下了國府這些高高在上的傢伙。他們的管控力真的很難到達基層,一旦決定實施這個焦土政策,恐怕鬼子還沒有來,就會損失大量的人力物力。
同年十二月,還有一個重大的事件發生。那就是國府重要人物,汪精衛叛國出逃,投降了小鬼子。
這兩個事件在當時也是轟動整個華夏,國府的名聲也是越來越臭,漸漸的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
就在溫三努力準備一切,發展壯大自己的時候。
一個好消息從海邊傳來。
38 年 10 月 10 日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成立:『南僑總會』在新加坡成立!
陳嘉庚出任南僑總會主席,領導海外 1100 多萬華僑,全力支持華夏軍抗擊小鬼子對華夏的侵略戰爭。
總會成立的當天,海外華僑籌集了大量的物資,以及大把的進步青年,準備回國抗戰。
溫三收到這個消息,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
他還真把這個重要的歷史事件給忘記了。
原本這個南僑總會籌集的大量物資,以及那些進步青年軍,大多都被國府拉過去了。
然而那國府腐朽的制度和混亂的官場,並沒有利用好些這資源和人才,反而用來搞派系之間的傾軋和打壓,以至於讓好些物資浪費,那些進步人才也被北方政權挖了過去。
這大好的肥肉,溫三可不會跟國府客氣。何況他這邊早已經跟南洋華僑那邊有了聯繫。
於是立刻安排人員與南僑總會聯繫,並公開在媒體上發表支持南僑總會的評論文章。表述自己立場的同時,歡迎海外華人華僑歸國,投入到抗日戰爭中來。
溫三的及時出擊,效果相當的顯著。以他現的地位,以及號召力,加上早就打好的關係,南僑總會籌集的大部分物資立馬裝船,向連雲港匯集。
隨船而來的,還有大批海外進步青年。他們很多都對國外工業發展有相當的了解,一些工業機械直接就能上手。
當海船停泊連雲港的時候,溫三親自前去迎接這些歸國華僑,給予了他們最高的禮遇。
與此同時,溫三立馬安排人手,統計這些人的能力和特長,將他們安排進了自己的工業體系當中。
原本還顯得很是單薄的工業發展,因為這批人的到來,溫三立馬就有了最堅實的基礎。說到底,人才才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相關人才,就算弄到大量的工業機械,想要快速發展也會非常的困難。
溫三除了收藏大量的人才之外,也得到了大量的援助物資。這讓國府那邊相當的惱火。指揮官甚至多次打電話來詢問溫三,明里暗裏提醒他,將到手的物資分出一些來。
國府也確實非常的困難,武器裝備的消耗太大,
第 539 章 南僑總會成立,近水樓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