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3月14日,貝拉港。
渡過新的一年,貝拉港這個莫桑比克地區的頭號工程已經初具規模。
原歷史,貝拉港始建於1891年,而東非對貝拉港的建設剛好早半年時間,前世貝拉港是津巴布韋,剛果(金),馬拉維和贊比亞的主要轉口港之一,莫桑比克全國第二大港,這也可以看出貝拉港的優勢所在。
不過現在貝拉的情況不太好,整個區域內狂風大作,伴隨着暴雨考驗着這座初生的城市。
由於時間原因,貝拉市很多建築都是臨時搭建,且多為土木結構,在這種極端天氣下,當地建築物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這該死的鬼天氣,以前在達累斯薩拉姆可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級別的颶風。」首任貝拉市長伯利蘭大聲說道。
莫桑比克是一個常年受颱風侵襲的國家,這一點以前東非自然不知道,或者說經驗少,因為颱風一般發生於赤道附近,然後在向兩極地區轉移時發展成為颱風,也就是貝拉市市長伯利蘭口中的颶風。
颱風的名字主要有三個,熱帶氣旋,颶風等,像遠東帝國東南部就稱為颱風,至於美國東南部則稱為颶風。
東非東部大部分地區都會受颱風影響,但是印度洋區域的颱風威力並不大,且達累斯薩拉姆市距離赤道很近,所以一般受不到影響。
而貝拉港就不同了,貝拉緯度在南緯三十度附近(29度),這剛好是颱風威力較強大區域。
當然,東非颱風威力相較於美洲和遠東,還是弱了許多,尤其是東非受到的影響並沒有想像那麼大。
在東非最容易受颱風影響的東南部,東邊可是有着世界第四大島——馬達加斯加島的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把一部分颱風阻擋在東非之外。
不過因為馬達加斯加海峽過於廣闊,所以一些較強大的颱風,一般在過境馬達加斯加海峽後會再次在海面加強,現在貝拉受到颱風的就是這個情況。
「現在港口的船隻受到什麼影響了麼?」貝拉市市長伯利蘭問道。
「市長先生,目前港區整體狀況良好,只不過有兩艘船因為進港太慢,發生了碰撞,受損有些嚴重,我們暫時還沒有辦法處理,等颱風削弱後才能再視情況解決。」
「呼,這樣就好,看起來問題不算太糟糕」
還沒等他鬆口氣,下屬就說道:「市長先生,雖然港口沒有太大問題,不過市內的情況恐怕不太好。」
伯利蘭趕忙問道:「現在什麼情況?」
「有很多房屋和工棚被颱風損毀,可能還有人員傷亡,市內的樹木都被攔腰截斷,這種情況下,除了市政府以外,恐怕大多數建築狀況不太好。」
貝拉在蓬奎河口北側,陸地向東北突出,和颱風來向相反,所以港區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而市區就遭了殃,這個時候不可能派人出去組織救援,所以市政府等政府機關只能幹瞪眼。
實際上市政府沒有受到影響的原因,是市政府等政府機關都是磚石機構,畢竟這算東非的傳統,每開闢一個新地區,都會優先建設政府機關和基礎設施。
「颱風停了,立刻組織人手對市內受災人員進行搶救,同時統計受災數據。」伯利蘭吩咐道。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貝拉人口也才七千多人,所以受災人群不可能太多,反而是之前半年的建設可能經受不住考驗,這就增加了貝拉建設難度,尤其是在哈貝鐵路即將建設的檔口。
半個小時後,終於風停雨靜,市政府和政府機關人員開始出動,不過他們顯然缺乏對颱風的正確認知。
不到一個小時,颱風再次來襲,打了大家一個措手不及,人員尚未安置完畢,又迎來了新的的風暴。
這使得貝拉市因颱風傷亡人數從四人上升到十二人,反倒是港區的老水手對颱風有所經歷,使得港區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約翰德爾號旁的碼頭房屋裏,船長約翰德爾向眾人解釋道:「颱風實際上就是一個大圓圈,但是這個圓圈的中心位置是空心的,我們稱之為颱風眼,在颱風眼的位置一般都是風平浪靜的,但是颱風眼一過,颱風還會繼續。」
他拿着一個碗向大家示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