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本次全國工業總結中,最突出的部分,還是集中在內燃機車輛領域,同時也是恩斯特和東非政府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
「截止到去年,我國內燃機車總量已經達到七十萬輛,覆蓋汽車,卡車和拖拉機三大類型,汽車保有量世界第一,超過十七萬輛,卡車二十萬輛,拖拉機數量超過三十萬輛,建設新型公路一百多萬公里,返修,新建機耕路三百萬公里。」
在這方面,東非真正實現了遙遙領先,光汽車一個類別,東非汽車保有量就超過了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其中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國全國汽車數量才剛剛破萬,東非汽車產量是美國的十倍以上。
而且在下一個十年內,東非汽車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爆發,本次產業升級中,東非已經對本土汽車產業進行了整合升級,全國形成了七個大型汽車生產企業,覆蓋五十九個汽車品牌,全國三十多座城市,四百多家工廠。
在如今東非,汽車,卡車和拖拉機製造業都已經成為可以和傳統產業抗衡的新興產業。
而與東非內燃機車輛大發展相對應的,從殖民到建國,再到現在,恩斯特感覺自己的主要任務就是搞基建,東非目前的基礎設施建設除了新建以外,可以分為三大部分。
在全國就是重新建設公路系統,搞路面硬化,為汽車產業發展提供基礎,翻新中,東部河道水網和水利設施,新建其他地區水利設施,畢竟以前東非水泥等工業產品產量有限,所以原本水利設施比較原始,以土木結構為主,現在水泥,鋼鐵產量上來後自然要重新建設,很多無法實現的水利工程也要新建。
「內燃機車輛在我國交通運輸,工程建設,農業生產中已經開始發揮巨大作用,同時內燃機相關的工業生產設備,如發動機,發電機在工廠中廣泛應用,水利等民生設施大量使用泵站也需要內燃機或者電機作為動力。」
在傳統產業領域,東非,德國,美國都不可能輕易超越英國,尤其是蒸汽機和紡織業領域,而解決辦法就是通過新興產業淘汰傳統產業,從而奪取市場份額。
畢竟東非屬於計劃經濟,並不需要太過強調市場經濟內容,當前計劃經濟的內容就是提升東非工業化水平。
像內燃機車輛製造,東非就不太在意利潤,要不然依照目前東非居民的收入水平,想要推動東非汽車產業發展,那無疑是十分艱難的,就算東非官員也不可能輕易買的起。
所以東非汽車產業的市場,在刨除國外這個高利潤市場,在本國內有的路線就像前世遠東帝國鐵路部門一樣,客運虧損,靠貨運回血,這也是東非為什麼卡車和拖拉機產量高於汽車的原因,卡車和拖拉機能夠創造更多的工農業收益,而汽車就差很多。
其實美國工業在1890年超越英國就是這個路線,人口是重要的資源,在工業化時代,各個正在工業化的國家都會迎來人口的暴漲。
而從東非汽車產量上來看,東非會比歐美國家先一步實現汽車對平民市場的下沉。
「如果沒有這些新興產業持續發力和巨大潛力,那我們東非永遠都只是歐美國家的追隨者,而新興產業上的領先地位,等於我國工業發展抓住了未來,隨着時間推移,我國工業必然會在世界範圍內優勢越發凸顯。」
不過東非想保證本國工業化水平不下降並且實現增長難度也很大,畢竟人口多了也是負擔。
東非的汽車產業主要佈局在內陸地區,同時也主要以供應國內為主,外銷主要靠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兩座沿海城市的汽車生產企業。
恩斯特有「能源安全和危機」意識,國外市場可沒有相關概念,所以國外市場對汽車的追求重視體驗,而「省油」必然要犧牲一部分體驗價值,好在東非是封閉市場國家,所以搞差異化路線也算輕車熟路。
汽車生產完全是出於收買人心的需要,主要給東非的官員和科研人員配備。
相較於汽車,卡車和拖拉機的普及力度更大,從產量上就可以看出來,卡車和拖拉機數量都超過汽車,畢竟東非本身更重視實用性和效率。
而19世紀的貨幣綁定的是金銀,作為金礦大國,東非工業化階段幾乎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任何工業設備,這也是東非能輕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