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為天堂坪寨那方百姓解除旱患後,正想動身返程,不料春彎、陽春等地百姓紛紛趕到,懇求惠能也能為他們那裏解除旱患。
惠能當即答應,叫梁耀財先回天露山,告訴他娘親,他為春彎、陽春那裏解除旱患就回去。
誰知惠能這一去,為春彎、陽春那裏解除旱患後,回天露山途中,竟然又遭遇影隱糾集亡命之徒的追殺,只得又在春彎一帶的深山老林之中隱匿。
日月輪迴,一年一度的七月十四又將至。
七月十四(筒稱七月節),是民間傳統祭祖節日,源自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十四(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七月節,更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
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七」也帶着神秘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七」也是人的生命周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
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
「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周期數。
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這個節日源於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
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後自己品嘗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佛教稱盂蘭節、道教稱中元節。在民間習俗里,「七月半」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不忘根本。
在佛教里,七月又稱「歡喜月」、「佛歡喜日」、「吉祥月」,「報恩月」。
盂蘭節(鬼節)原意是敬賀和感恩的意思,最早起源是公元前五世紀的印度。佛經《伽藍經》中有這段記載:佛祖座下神通力最強的弟子,目犍連,他的母親生前作惡太多,死後墮入阿鼻無間地獄,受無間苦。目犍連雖然神通力最強,卻始終眼看着母親受苦,無能為力,便求助佛祖。
佛祖指示要在七月十五這一天,讓目犍連宴請十方僧侶齋食,等十方僧侶為目犍連的母親誦經超度,也為騷擾目犍連母親的冤魂超度,讓目犍連母親可以得到安寧。
因為七月十五接近收穫的季節,最重要也是一年中既不熱也不冷的時候,所以最適合超度游離的冤魂。後世便爭相仿效,統統在七月十五這一天齋宴十方僧侶,希望自己的先祖死後得到超度安寧。
再說七月初十這一天清晨,惠能隱居在春彎深山一間小小茅棚里睡醒過來,剛想起床做早課,忽然覺得右眼跳過不停茅棚前那一叢桃花樹林中,一隻杜鵑在桃花底下聲聲泣血「歸去歸去」
惠能預感不好,將有大事發生。或許,母子連心,他第一感覺便想到了他的娘親,潛意識告訴他:娘親在呼喚他「歸去」,要見兒子最後一面。
惠能收拾行裝,大步流星下山,幾經周折來到新江口。
惠能這一生,註定與安道誠這位大善人有緣。正當他佇立在新江口岸環顧四周眺望,看看有沒有乘客船回新州之際,只見不遠處有一位客商凝視着他,向他走來。
惠能眨了眨眼,覺得這位客商好生面善,好像在哪裏見過
終於,惠能想起來了:向他走來的是新州安道誠掌柜。他一時悲喜交集,一個箭步沖了上去,大聲叫道:「前面這位客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