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惠能在筠城賣了柴,像往常一樣到米鋪買了幾斤米,往回家的路上走。
太陽從中天滑了下去,慵懶地斜倚在半空,看着棉絮般的白雲在自己腳下蕩來蕩去。
當他走到城關南邊,忽然,一隻灰色的野兔,跛着腿從他面前的草叢哀叫着逃出來,拼命往山坡上奔逃。接着,一隻棕色皮毛的狐狸躦動四蹄,銜尾追趕。
眼看這受傷野兔難逃劫數,一種悲憫之感在惠能心底油然而生。他持着挑柴用的竹竿,順山坡追了上去。上到坡頂,見野兔被狐狸咬住了尾巴,發出悽厲的掙扎叫聲。
惠能一個箭步衝上前去,大喝一聲,舉起竹竿,猛打在狐狸的身邊。
狐狸大驚,嘴巴鬆開,急急奔逃,竄進左邊灌木叢,逃之無天。
野兔回首望了望這救命恩人,然後,拖着受傷的身軀,一蹦一跳,逃進兩尺高的草叢中去。
惠能上到坡頂,山風吹來,似有朗書之聲。他舉目遠眺,見山上樹木蔥蘢,鳥雀歡唱。一片林海之中,露出了青灰的瓦頂。
「這是什麼地方?"好奇心驅使惠能沿着小道,上山而去。
註定惠能與佛教有緣,他這麼一上去,就走上了一條與佛家永遠相牽的道路。
穿過小樹林,一座寺院赫然入目:青灰色的牆壁被風雨剝蝕得斑斑駁駁,牆腳下泛起了一層深綠色的青苔。
這寺院叫「金台寺」,近年來兵荒馬亂,香火不盛,寺院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已成了頹壁殘垣。
循着時高時低的朗讀之聲,惠能來到金台寺。
他從破壁外看到裏面有一位中年和尚站在講台上,拿着一本經書在誦讀。他是金台寺的住持,名喚寂空禪師。身材不高,但也敦實,下巴留着的鬍子約莫三寸長,身穿灰瓦色的僧袍。
寂空禪師面前有二十多個和尚正坐在破舊的蒲團上。
惠能覺得奇怪.便站在破壁外,認真細聽。
寂空禪師領着徒弟誦讀了一段拂經後,轉向眾和尚講解着佛法:「佛教分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小乘是自己度自己,對人世間,眾生的苦惱並不關心,求的是獨善其身。而大乘卻是普度眾生的,求的是兼濟天下。大乘佛法是唐三藏當年西行到天竺取回來的」
寂空禪師在講解了一段之後,又拿起了經書,要徒弟們跟着他背誦經文。
寂空禪師對着經書念:「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着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寂空禪師讀一段,徒弟們跟着念一段。
惠能並不識字,但這些經文的意思對他來說似乎是若明若暗,這更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他一邊往回走,一邊回憶寂空禪師教徒弟們背誦的經文。
晚上,惠能洗過澡後,躺在床上,回想起白天在金台寺聽到的經文,便獨自地念了起來,並且,越念聲音越大。
李氏幹完了家中的雜務,坐在隔壁的房中做着針線活。
山鄉的夜晚,除了偶爾傳來蛙鼓外,顯得特別的謐靜。
突然,李氏聽到喃喃的聲音,斷斷續續。
「這是什麼聲音?」李氏側耳細聽辨認。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
李氏終於辨聽出來,這是念經誦佛的聲音,並且是從隔壁惠能房中傳出來的。
李氏的心中立刻起了疙瘩:家中只有自己與兒子兩人,在這夜晚,怎會冒出個和尚跑到我家裏來念經呢?初時,她懷疑自己年老耳朵不好,聽錯了,用手摳了摳耳孔,屏着氣息.再側耳諦聽。不錯,這的的確確是念經之聲,並且,的的確確是從兒子房中傳出來的。
李氏感到十分奇怪,連忙放下手中的針線,披上衣裳,走到惠能的房門前,將耳朵貼在門縫上。
誦念經文的聲音在房裏迴蕩着,從門縫裏傳出。
李氏用手敲門:「惠能,你把門開開。」
惠能聽到叫聲,停止了念經,問:「娘親,這麼晚了,你不
第211章 佛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