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對環境描寫,既具象徵意義,又起襯托作用,堪稱名句。
洞口漁樵
洞口臨流合水纏,兩厓山擁立舟舷。
漁竿釣罷江天霧,樵斧聲閒嶺樹煙。
山水相逢人共樂,魚薇去換酒同筵。
不甘榮辱機心少,何處浮生更有仙。
這是作者被貶新州所寫的《新昌八景》的第八首寫景詩《洞口漁樵》。盧、錦二水會於筠城北十里的洞口,匯成新江通往肇慶。洞口圩是新州的水路碼頭,船隻集中點。
這首詩描繪了新昌的一個主要風景點洞口天然秀麗風光,抓住了山、水、江霧、斧聲、人等幾個方面特徵來表現原始美、自然美、樸素美,讚美了作者對新州大地優美的自然環境的熱愛之情。
這首詩的寫作特點是融情於景,動靜結合,錯落有致。詩中的人物是漁夫和樵夫。寫漁夫時,採用的是靜態描寫,在大霧瀰漫的江面上,一位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漁夫,獨自一人駕船在江上垂釣,細緻地描寫了霧鎖江天的幽靜情景。
當漁夫收竿罷鈎歸去之際,忽然聽到從山那邊傳來樵夫的砍柴聲,在動態中引出樵夫。這樣動靜結合,使全詩錯落有致。接着寫想像中漁夫和樵夫在收起大霧,艷陽高照中相逢的情景。
最後詩人借題發揮,表達了當時朝中專制統治、勾心鬥角、排斥異已的黑暗現象,反映了詩人希望改革現狀,期待出現一個廉潔從政、風清氣正、國泰民安、人人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的強烈願望。這首詩虛實結合,婉轉含蓄,耐人尋味。
顧掌教講得絲絲入扣,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
名師出高徒。得到顧掌教的循循善誘教導,在筠城書塾的學生素質明顯比其他地方的學生更勝一籌。
顧掌教還喜歡吟詩作對,對聯更是情有獨鍾。他喜歡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問,經常隨意出一個上聯或下聯要別人跟他回應。當別人答不出時,他就講出來,再眉飛色舞地作解釋,以此炫耀自己知識淵博。
這天上午,陽光透過窗欞斜斜地照進學堂,學生們都端坐在裏面,顧掌教眼睛往下掃了掃,講出了這堂課的意圖後,說:「現在我出個上聯,你們來答下聯。」
學生們:「請老師出題。」
顧掌教乾咳了幾聲,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出一個上聯,他對着黑板字一音吟通出來:「相思山腳並無一堆木。」
學生們沒有人舉手,更沒有人開聲作答。
顧掌教知道祝得財平時學習成績突出,對楹聯也有一定的研究,走到他身旁,道:「祝得財,你能作答嗎?」
祝得財點了點頭:「既然是老師您點了我的名,那麼我就來試一試吧。請問,應答您這對聯有什麼要求呢?」
顧掌教指着窗外遠處的山邊,提出了他的要求:「凡是作聯互答,上下聯的詞性和平仄都要相對。我上聯的相思山是當地的。你回答的下聯不能用其他地方的東西來作答也!」他這個要求顯得有點苛刻。
祝得財站了起來,透過窗戶,放眼望去,不遠處就是那條碧波蕩漾的大南河,一條長長的石級從岸上伸到河邊,見這景色,祝得財的心扉被猛然地推開了,靈感頓涌,頓時心中有數,走上講台,拿起粉筆,將回答的下聯寫了出來,然後讀了起來:「大南河邊自有百步梯。」
小祝得財這樣作答並非偶然。因為他娘家所在的錦水就在大南河群。
那裏有一道用青磚鋪就的一百級梯級,如同一道梯子從平地斜伸到大南河裏,人們習慣把那梯級叫作「百步梯」。
「相思山腳並無一堆木,大南河邊自有百步梯。」顧掌教聽後,仔細地推敲琢磨着,微笑着點了點頭,「祝得財,這一回算你答得對。」
見得到顧掌教的稱讚,祝得財得意地:「老師,我覺得你所出的聯子並不難。」
顧掌教見小祝得財這樣回答,似乎有點兒輕薄自己的味道,仄頭想了一下,深度眼鏡後面牌子閃碌過後,說:「既然你說這副對聯不難,那麼,我就再出一副難度大一些的給你們,看誰應答得上來。好不好?」
在座的學生大多數有自知之明,所以不敢吭聲,有個別平日學習成績較好
715章 贊有狀元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