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也是有脾氣的,被姐姐斥為「不顧家務」的甩手掌柜後,他當然也要證明一下自己。
大哥捎來的那堆奇怪東西,開箱任務就落到了他頭上。
諸葛亮喊來三弟,一起對着清單慢慢梳理,遇到不認識的東西還要看一下「說明書」或者「原理圖」。
「綠豆是在襄陽本地買的,薏苡是問跑嶺南道的長沙商人買的,枸椇是問跑黔中道的零陵郡商人買的,胡桃是本朝從西域傳入,但如今中原多地皆可種植,只要有錢,找上庸商人也能買到」
諸葛亮先把大哥托人買來的食物全部清點好,並且一一記下採購地,以後吃完可以再進貨。
大哥清單里還提到了一些養生食物,但沒有現貨,主要是生鮮之物不便長途運輸。
這就需要用大哥指點的工具自行捕獲了,也算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諸葛亮按照清單,從一堆箱子裏先找到了一個「延繩釣」的釣具,還附了圖紙和用法原理說明,以諸葛亮的聰明,很快看出這東西可以高效釣起沉底的大魚,主要是鱸魚和鱖魚。
不過大哥在信里也說了,這個「延繩釣」只是他剛剛琢磨出來的,如今只是一個草樣,後續還能不斷改良。
諸葛亮看了一下後,也覺得這東西的配重定深不太精確,他完全可以找黃家小娘切磋一下,鼓搗出更高效的。
「不錯,這樣一來,大哥說的每天有鮮魚吃就算達成了,下午就可以去村後那條漢水支流試試,用過了才知道怎麼改良。」
而諸葛瑾「授人以漁」的工具,顯然還不止這一件。
諸葛亮繼續在那口箱子裏翻找,很快又搜出另外幾樣工具。
他先拿起其中兩件農具,似乎是一套的。
第一件是一把L形長柄的鐮刀,看說明是為了不彎腰就能收割莊稼、草蔬。刀柄加長並彎曲後,站着跟揮擊鞠杆一樣,就能一掃一大片。
漢朝的「擊鞠」就是後世的馬球,球杆類似於高爾夫。諸葛亮當然沒見過高爾夫,所以他只能想像成馬球杆。
鐮刀刀刃後面還帶了一個網兜,可以兜住被割斷的莊稼,一次性掃到一邊,因為杆子長了,每次揮刀的攻擊範圍也大了好幾倍,生產效率大增。
諸葛亮也頗好工巧,看到這鐮刀時,他總覺得似乎太輕易了:如果此物真能提升那麼多效率,為何古人就沒想到做長曲柄鐮刀呢?這種改良方向應該很容易想到才對。
如今已是十月,水稻早就收割完了,不過院子外面還有些韭菜,諸葛亮決定親自去試一試。
「嚓——嚓——嚓——」諸葛亮稍微收割了兩畦,立刻就發現問題了。
「不行,這玩意兒適用的環境太苛刻了。尋常割稻、麥,需要一手扶住秸稈,一手收割,才不至於倒伏,此刀雖長利,但只可替代持刀之手,無法替代握秸稈那隻手。」
顯然,這種鐮刀完全是諸葛瑾穿越前,刷到幾個三農抖音視頻,看到長曲柄鐮刀可以護腰,就直接抄了一個。諸葛瑾又沒種過田,結果就鬧了笑話。
他並不知道,後世的農作物,都是經過反覆育種、在抗倒伏特性方面強化過的,麥秸稈特別挺。加上後世冶金工業強大,鐮刀的鋒刃可以做得非常鋒利,速度快一碰到莖稈就割斷了,不用手扶。
漢朝的農作物,抗倒伏不夠強,鐮刀的刃口也不夠鋒利,於是諸葛亮拿韭菜試手時,韭菜直接就被掃得躺平了,
最後還得彎下腰去、用另一隻手把韭菜扶起來割,所謂的「減少彎腰時間、護腰」,也就成了空話。
「大哥還是不事農桑,全靠空想,不過這個思路倒是不錯,至少曲柄後面帶個網罩攔住割下來的莊稼,其他方面再改良改良,說不定有用。」
然後他繼續看下一件農具——那是一個形似大型木剪刀、在地上挖孔下種的工具。
剪刀柄尾部還有個豁口用於綁繩子,可以控制最大開合距離,這樣每次在地上挖孔的間距就能一致了。
刀柄上還有一個裝種子的小斗,可以隨着每次開合漏下去幾粒種子,種子的用量也更平均、節約。
毫無疑問,這玩意兒也是諸葛瑾穿
第43章 諸葛亮的「強化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