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
冬去春來,已至元旦。
是年也,大明洪武元年,大金天會四年,西夏元德八年,西遼元慶三年。
如果把割據政權也算上,還有荊湖的光德三年,東南的泰和元年,河北的正統元年。
乃至於,被廢掉的靖康元年!
由於連日風雪未停,登極大典一拖再拖,最終乾脆確立在元宵前舉行。
但登極詔書已在年末發佈,朱國祥建國號「大明」,建元「洪武」,暫定開封、洛陽為兩京。
冊立沈有容為皇后,冊封文小妹為貴妃。
冊立朱銘為太子,冊封張錦屏為太子妃。
冊封白祺為蜀國公,敕其祖母嚴大婆為國夫人,其妻為郡夫人,其長子為蜀國世子。
張廣道、李寶、楊志、張鏜、石元公,五人皆封侯。
各軍共有十二名將領封伯爵、十八名將領封子爵。
待平定南方諸路,文官武將還有封賞。而且詔書里直接講明了,侯爵到時候必升郡公。
另外還畫下大餅,若是收復燕雲,至少給三個國公爵位。
今後再滅西夏、金國,滅一國封一個異姓郡王!
這封賞詔書,寫得就跟懸賞令一般。
宋代的官職不斷變化,爵位也經過多次調整,前後有十二等、九等、十等三套系統。
大明新朝選取宋代的九等爵位制,即:親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侯、伯、子、男。
宋仁宗應該是懂數學的,他發現趙宋宗室數量,正在呈幾何倍上升,於是規定非十王后裔不得襲爵。後來又反覆調整,確定十四王后裔可以襲爵。
這麼說吧,即便是宋代親王的嫡長子,都不一定能夠繼承爵位!
宗室都如此,異姓爵位就更不能世襲。
宋代影視劇里什么小公爺、小侯爺,還等着老爹死了繼承爵位,那純屬就是瞎編扯淡。
看似非常先進,其實換湯不換藥。
我爹為國立過功,我爹為國流過血,我為啥半點好處都撈不到?
這個問題,當權者必須考慮。
於是大量的貴族後代,由於不能襲爵,就被安排去當環衛工……啊呸,是當環衛官。
這個中郎將,那個上將軍,便是宋代的環衛官。
說白了就是不讓你襲爵,但給你掛職武官,每月可以白領工資。
到了北宋末年,幾千個環衛官同時在線,都在伸手找朝廷要錢吃飯,被歸入「冗官」弊政沒單獨列出而已。
還不如讓嫡長子襲爵呢!
反正爵位又不多給工資,食邑多少已經成為榮譽稱號,只有「食實封」才能真正領到錢。
比如我是一個侯爵,「食邑1500戶」屁用沒有,僅能證明我地位高、面子大、資歷足、子孫恩蔭更重。再加一個後綴「食實封500戶」,那才等於有真金白銀可領,每月有12.5貫的足佰工資(每戶每月25文錢)。
而「食實封」屬於特殊封賞,一百個貴族裏面,可能只有三五個。
朱氏父子不搞恩蔭官制,那就必須搞爵位世襲,但又必須吸取歷史教訓。
張鏜已經回到開封,正在跟石元公研究爵位。
朱銘非常給面子,張鏜被封為「鄄侯」,石元公被封為「范侯」,都是以他們家鄉而名的。
張鏜嘀咕道:「俺食邑兩千戶,食實封一千戶,每月能領25貫錢。三代降一爵……唉,懶得去算了,還是直接賜錢賜地划算。」
一個食實封的侯爵,待遇就是每月能多領25貫工資。
石元公也感覺特別扯淡,這世襲爵位還不如舊宋呢,而且還搞什麼三代降一爵。
舊宋的爵位雖然沒直接好處,但間接好處一大堆啊。
舊宋爵位越高、食邑越高,自身的閒職官階也就越高(俸祿按官階給)。同時,子孫蔭官的等級也就越高、人數也就越多,世世代代都能在朝廷領工資吃白飯。
如果子孫當中,有人考取進士,而且正巧還有恩蔭資格,那就更牛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