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郝郎中覺得自己說了一個「有的」以後,更是覺得似乎完全不能將自己胸有成竹的心態給形容出來,為了避免的煮熟鴨子飛走,便急忙補充道:
「不敢隱瞞殿下,臣有個表弟念書不成,便是在做商人,多在塞外草原上奔波,對那盤踞吳作城的三里部底細也是一清二楚,若是臣來主持此事的話,敢說一句,不必耗費國中的金銀財帛,便能讓被俘的將士全身而退,說不定還能充盈國庫。」
郝郎中說出來這一番話,就連沮喪無比的國君也是驚異的的抬起頭了看了一眼。說實話,倘若真的能做到這一步,那端的可以說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了。
崔王女便道:
「汝真有此把握成此大事的話,那麼當晉位侍郎。」
眾人都知道,這郝郎中也是王女黨中的骨幹,王女也是有意提拔他,因此一下子便將他擢升為侍郎之位!郝郎中昂然道:
「那就多謝殿下開恩了。」
崔王女環顧群臣,鳳目凜然的道:
「我知道你們想說我厚此薄彼,這樣,若哪位可以像郝郎中一樣,主持此事不耗費國中的金銀財帛,便能讓被俘的將士全身而退,說不定還能充盈國庫,那麼誰就可以接了這個差使,官升一級!」
群臣面面相覷,吏部的許天官許尚書忽然道:
「若是郝郎中把事情辦砸了呢?」
這郝郎中也是個狠人,一咬牙道:
「這天底下本來就沒有一定要成功的事情,之前李明華出征的時候信誓旦旦,說必然為我東夏開疆拓土,結果呢,六萬大軍回來的不到六百人,那盤踞吳作城的三里部更是兇橫無比,下官也是要提着腦袋去做事。」
「不過.......」
郝郎中故意將話拖得長長的,賣了個大關子:
「既然許大人這麼說。那郝某便說一句,倘若事情辦砸了,自是辭官回家,可萬一要是在下僥倖做成了大事,少不得就要來吏部做個侍郎了哦。」
郝郎中之前是禮部的郎中,這等冷衙門和吏部這等炙手可熱的地方比起來,那簡直都是有天淵之別。也就是說。他來吏部做了侍郎,就相當於還要額外擢升一級,郝郎中既然這麼說,其餘的官員也是微微點頭,這世上沒有完全的事情,你既然要別人只能成。不能敗,自然就要加些籌碼了。
吏部許尚書也是老油條,一直中立的人物,卻是一時不慎,被郝郎中利用權術迫到了這種程度,還能怎麼樣?只能大笑道:
「既然是這樣,老夫也期望將士早日歸國。吏部當虛位以待了。」
接下來的事情國君在旁邊生悶氣不說話,卻是有崔王女在,她垂簾五六年,一應事務都是熟極而流,便迅速的處斷了下去,十分果決幹練,群臣忽然又對比了一下這些日子國君親政後有權的表現,立即心中就有了比較。自然覺得崔王女比較靠譜。
將這一次敗仗的手尾處理妥當之後,這時候崔王女才將臉一板,冷冷的道:
「賞罰分明,才是治國之道,家有家規,國有國法,這一次征討吳作城。本宮就是反對,只是見到國君都是支持,十分熱衷,因此閉口不言。但是。如今六萬大軍,潰敗成如此模樣,僅有寥寥數百人返回,正是兵部輔佐不力,何尚書,你有什麼話要說嗎?」
這何尚書卻是王黨,三個月前才被推舉上來的,只是在任上出了如此大的簍子,並且王女黨也確實在此事上沒有任何掣肘,所以連推諉的藉口都沒有,難道說是國君見事不明,或者說是手下辦事不力?這兩種說法都是自尋死路的。你兵部尚書本來就是匡扶君王,挑選賢才啊!
因此何尚書只能長嘆一聲道:
「此敗老夫難辭其咎。」
崔王女淡淡的道:
「三月前你上任的時候,便是讓你以侍郎的身份,暫領尚書銜,既如此,尚書銜就去了吧。」
何尚書渾身一震,幾句話便將他從尚書降成了兵部侍郎,卻是無話可說,只能退下,心中的痛楚,卻是難以言語啊。
接下來崔王女道:
「此戰敗績,很大原因是因為李明華忽然暴病,然後卒於任上,卻是他忠勤有餘。才具不
第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