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打馬狂奔,傍晚時分,薊州古城那雄偉的城牆已經出現在了朱由檢的眼前。
朱由檢在前世上學之時,其他學科只求及格,唯獨對地理情有獨鍾。他知道薊州即是以後的天津薊縣,只不過是個普通的小縣城罷了。他想不通為何在這個時代,薊州竟是如此重要呢?
孫承宗的一番話,正好回答了他的疑惑:「薊州古稱漁陽,自周召公奭在此建都立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此地為京輔要鎮,左扼山海,右控居庸,背連古北,距東西南各四百餘里。而薊州當其沖,枕山帶河,重關復阻,第為應援,以翼蔽畿輔,雄甲他鎮。
「我大明北疆與蒙元接壤,為防禦北方各部的侵襲,自西向東,設有甘肅、寧夏、固原、延綏、山西、大同、宣府、薊州、遼東九鎮,薊州即是其中之一。因這後四鎮拱衛京師,尤其重要,又增設宣大總督和薊遼總督,總攬四鎮防務。這薊遼總督府,也設在薊州。」
二人一邊談話,一邊降低速度,緩轡而行。而此時,薊州城也城門大開,接應勤王兵馬入城的隊列從城中開出,遠遠地迎了過來。走在最前頭的皆是本地官員和駐軍守將,為首的自然是新任薊遼總督閻鳴泰和薊州鎮守太監塗忠。
孫承宗與迎接的眾官員一一寒暄,卻沒看到管寧,詫異地問道:「怎麼不見監軍大人?」
閻鳴泰賠笑道:「回督師大人的話,管公公昨日已啟程去山海關了。」
他能出任薊遼總督,正是孫承宗的大力保薦起了作用。因此他對孫承宗是奉若神明,有問必答。
孫承宗微微一皺眉,心想這管寧倒挺積極,希望他不要又給自己添什麼亂子才好!又想這閻鳴泰素有賢名,怎麼現在竟成了這副阿諛奉承的模樣!
朱由檢誰也不認識,別人對他也是敬而遠之,只參拜一下,仍去簇擁着孫承宗噓寒問暖。他感到十分無聊,只好端詳起薊州的城牆來。
此時,一名年約三十、身材矮小、面色黝黑、翻鼻闊口的官員走上前來,先對朱由檢躬身一揖,然後道:「殿下可是在觀察薊州的城牆?」
朱由檢見有人主動與自己搭訕,倒有些意外,只是「嗯」了一聲。
此人卻如數家珍地道:「古薊州城牆是以土壘成。自我大明開國以來,對城牆屢次翻修,如今已經全部換成了磚石結構,防禦能力大為增強。如今,薊州城牆周長九里又三十步,連女牆高三丈五尺,垛口二千零四十個。東有威遠門,南有平津門,西有拱極門。還有角樓四座,更鋪三十二所,護城河深六尺,闊五丈。真京東之雄關也!」
此時孫承宗正好在眾官員的簇擁下往這邊走來,聽此人說完,以賞識的目光看了他一眼,問道:「這位大人尊姓大名,現官居何職?」
那人慌忙對孫承宗施禮道:「卑職兵部職方司主事袁崇煥,見過督師大人!」
「袁崇煥?!」朱由檢失聲叫道。
他雖然歷史知識貧乏,但袁崇煥的大名,他還是如雷貫耳。而且他對這位頗具爭議的歷史人物的認識,還是來自金庸老先生的《碧血劍》。
以他所了解的歷史,這位袁崇煥在不久的將來將會青雲直上,先後出任遼東巡撫、兵部尚書、薊遼督師,位極人臣。他修築關寧防線,統率關寧鐵騎,屢敗後金勁旅。
然而由於皇太極繞過山海關直抵京師,釀成「己巳之變」,袁崇煥被已經升級為皇帝的朱由檢以「謀叛欺君」的罪名凌遲處死。
可是眼下,袁崇煥仍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兵部主事,而且是剛從福建邵武知縣轉任而來,幾乎無人知道他的名字。見朱由檢那震驚的模樣,袁崇煥也詫異地問道:「怎麼,殿下竟聽說過卑職的名字?」
朱由檢這才從震驚中恢復常態,尷尬地笑道:「額…聽沒聽說過,本王記不清了…」
孫承宗卻問道:「袁主事,你不在兵部衙門當差,到薊州做甚?」
袁崇煥慨然道:「回督師大人,卑職在福建時,已頗關心遼東戰事。此次進京述職,正趕上廣寧之敗,京師之內人心惶惶,竟有些官員和富戶怕京師遭到攻擊,計議南逃。崇煥雖駑鈍,但食君祿當為君分憂,豈能做那貪生怕死之輩!後得授兵部主事,故單騎出京巡視邊關,惟思為朝廷尋覓破虜良策。不意與殿下和督師大人在
第一百零八章 薊州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