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從綠皮火車廚神開始x164的天路之旅第一百一十一章水煎包熬湯看起來似乎並不困難,如果拿飠它湯來舉例的話,這不就是豬大骨加麥仁燉水嗎?
豬骨是正香正味,熬出的湯久喝可以壯人筋骨,可是如果不加肥肉,熬出的湯水就會過於清冽,所以才要加入麥仁,讓這道湯變得更為厚重一些。
只要是真材實料,火候熬足,還有個不好喝的?可問題是就算在盛產飠它湯的彭城,大街小巷擁有無數湯鍋,能被當地人認可的也只有『張家飠它湯』和先鋒飯店飠它湯這兩家而已。
不要說是普通人,就連很多賣了半輩子飠它湯的老師傅也找不到其中原因;這就是頂級食譜存在的意義了,讓很多湯鍋老師傅頭疼了一輩子的問題在周州這裏卻根本就不算是什麼秘密。
說起飠它湯的秘密,就不能不提及魯省的糝湯;這兩者其實有很多互通之處,乍一看像是『兄弟倆』,不過區別也是非常大的。
首先滲湯是以肉材為基,有豬肉滲、牛肉滲,還有很多人難以習慣的羊肉滲...講究的是水量放足,文火慢熬,最後要將肉完全熬化在湯中,湯鍋內是不放鹽的,是一路淡口的湯。
飠它湯則是講究用鹽,而且正宗的飠它湯是不放肉的,只用純骨;講究的是要完全熬出骨髓和骨油來,這可都是好東西啊...到了冬天來上一碗這樣的湯,保證你半天都不會感到寒冷。
其次滲湯不加麥仁,等到湯熬的火候差不多了,廚師就會勾入芡粉或者將麵粉用水化開加入湯中增其厚度,單從這一點論,技術性是要稍差於飠它湯的。
飠它湯增味不用麵粉和芡粉,用的是麥仁。
而且還有『生麥』和『熟麥』的講究,周州先是將煸炒過的麥仁放入鍋中同煮,等到麥仁的味力用盡後就需要迅速撈出丟棄,然後將不經煸炒的生麥仁放入湯鍋,
此時這鍋湯不僅鮮美,而且足夠肥腴,麥仁被骨油骨髓包裹着慢慢熟透,等到出鍋的時候,就會粒粒透明,入口筋道。
所以說飠它湯的美味不僅在湯,這些麥仁也構成了不可或缺的部分;彭城本地人喝湯時常常會說一句,『多給些稠的!』盛湯的師傅就會深撈慢起,給盛上小半碗麥仁,飯量小的人甚至都不用再吃饅頭包子了,一碗湯就能吃飽。
當然更多人還是會選擇清湯,為什麼呢?因為喝飠它湯有一個最大的樂趣,就是往裏面打雞蛋。
生雞蛋直接磕碗裏,用筷子打起泡沫,再澆上一勺滾燙的飠它湯,頓時雞蛋花就飄浮了起來,再加上碗沿處一層淡淡的骨油...這就是人間美味啊!
熬製飠它湯,最難的就是觀察火候、掌控熟麥轉生麥的瞬間,早一刻麥香難以完全融入湯中,晚一刻生麥仁就會火候不足,只有那些在湯鍋前守了幾十年的老師傅才能心到眼到手到,完成的天衣無縫。
到了最後,還有一道工序,就是將提前煮好的五花豬肉去皮、去厚膘,將留下的帶着一層薄膘的瘦肉部分斬成肉絲,
這對刀功的要求非常高,講究一個『細如髮絲』,而且每一絲瘦肉上還要帶着極細極薄的一絲肥肉,然後一把丟進湯鍋,散開時就如一朵碩大的菊花,好看極了。
等到盛湯的時候,每一碗湯中都會有幾根菊花肉絲,配合着骨香濃郁的湯液,這幾根肉絲就成了最『珍貴』的美味,拿筷子在湯里輕輕一轉,就能纏在筷子上......
一大鍋飠它湯熬成後,用燭光火維繫着溫度,周州開始製作水煎包。
在彭城但凡是有飠它湯鍋的地方,就一定有水煎包;若是到了百年先鋒老店還有彭城特產的八股油條可以用來下湯,只是八股油條需要用到特別的蓬灰粉,而且最好還得是現燒的,在火車上實在沒這個條件。
水煎包用的是平底大圓鐵鍋,鍋體大,直徑至少在一米,鍋底薄,鍋緣低到只有十五厘米左右,
這種特殊炊具只在彭城和魯省能夠見到,火車上原本是沒有的,不過既然經過了彭城車站,又
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煎包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