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衷跪在父親身後還禮,自己後面是祖父的小兒子們也就是自己的三個小叔叔。
其餘的長輩們在另一邊,祖母和母親她們在棺材的後面哭。
司馬衷這幾天過得渾渾噩噩的,有些迷茫了,自從來到這裏自己和祖父最聊的來,該說的不該說的自己都和祖父說,祖父給自己提意見,想對策,一直以來都是祖父出難題,自己去解決,現在沒有人給提要求了,對將來怎麼走一時有些茫然。
來恆很是盡心的當好太孫的耳朵,每天有什麼消息都第一時間告訴太孫,司馬衷也知道這些天都發生了什麼事,總體來說比較平穩,父親繼承了祖父的相國,晉王的職位,發佈命令放寬刑罰,赦免犯人,減輕徭役,國內舉行三日的喪禮。
對於喪禮的規格,大臣們有異議,有人說用王爺的禮儀,有人說要用皇帝的禮儀,大臣們爭執不下,賈充和荀勖一時無所適從,一時間沒有了主意:要說現在從實際上講,全天下都是司馬家的了,魏國的各個大軍區司令都是司馬家的人,魏國的所有重臣也都是司馬家的人,雖然司馬昭名義上是晉王,但是他其實就是整個曹魏國家的掌舵人,他說了算,如果從這個角度講,應該用皇帝的禮儀下葬;但是畢竟司馬昭沒有稱帝啊,要說應該以王禮下葬……都督東南的司令石苞說了一句『我們都有這麼大的家業了,不用皇帝禮儀用什麼?』於是決定了祖父用皇帝禮儀下葬。
父親每天早中晚都來待半個時辰,國事繁忙不可能一直待在這裏,父親還想讓所有的大臣們一起披麻戴孝三年,被賈充制止了,減到了三個月,父親對母親說自己要戴孝三年,司馬衷知道後去和母親說自己替父親去給祖父守孝三年,母親很心疼司馬衷,可是一邊是丈夫一邊是兒子,上面有忠孝大義,沒辦法只好同意了。
此事一成,大臣們也都鬆了一口氣,畢竟現在是非常時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太孫一陣誇獎,暗地裏都在準備王爺登基為帝的事情。
趁着所有的大臣們都在京城,要父親登基。
為了配合改朝換代大業,開始製造出很多輿論,比如襄武縣上報說,見到一個很高大的人,說了句:天下就要太平了。
有的縣說出現靈龜了等等,曹奐不敢把這些好東西佔有,很自覺地都給了相府,就連西域的康居和大宛進貢的名馬也都送到了王府那裏……果不其然,就在父親還披麻戴孝的時候,就迫使曹奐禪讓了,——當然一切做的都是那麼的順理成章,父親也表現的十分謙讓,記載的十分有趣說:父親是在魏國的公卿比如魏國的司徒何曾、魏國的鎮南將軍王沈等人的堅決要求下,才同意接受曹奐的讓位的,給人的印象似乎是魏國大臣主動歸心似的,可是,魏國的司徒何曾難道不也是晉國的丞相、王沈同樣不是晉國的御史大夫嗎?呵呵……一點文字上的小把戲從此,曹魏帝國220年建立,歷經短短的46年,就滅亡了,它成為三國第二個被滅亡的國家……就在父親緊鑼密鼓地為建立晉國忙上忙下的時候,南方的孫皓也沒有忘記鞏固自己的地位,在這一年,也許是基於叫的那聲媽,令他極不舒服,他逼迫和自己同歲的孫休的朱皇后自殺,並把孫休的四個兒子都遷往吳地,並殺死了年齡較大的2個。
和孫皓血腥殺戮有所不同,父親的上台似乎多了那麼一份含情脈脈的成分。
曹魏帝國皇帝曹奐,把皇位禪讓給晉王,曹奐出宮,暫住金墉城(洛陽城西北角離宮)。
皇家師傅(太傅)司馬孚——父親的叔爺叩拜送別,握住曹奐的手,嗚咽流淚,無限悲慟,說:「我死的那一天,仍是帝國忠心不貳的純臣!」32歲的司馬炎在洛陽南郊設立祭天的壇,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晉國的各位臣子和來自附屬國的少數民族官員共計數萬人參加了父親的登基典禮,場面可謂盛大。
一切進行的似乎都很順利,司馬炎宣佈大赦天下,並且對全天下的所有人都賞賜爵位5級;對於老光棍、老寡婦、沒有父母的等無人撫養和贍養的人,每人賞賜5斛糧食;全天下免收租子1年;過去所欠官方的債務一筆勾銷;尊崇爺爺司馬懿為宣皇帝,伯伯司馬師為景皇帝,父親司馬昭為文皇帝,奶奶張春華為宣穆皇后。
遵奉媽媽王元姬皇太后,宮名為崇化。
鑑於魏國對宗室刻薄,造成自家乘虛而入,父親決定要大封宗室,作為皇室的屏障。
一下子封了27個王爺,封大臣的時候把古代的八公都用上了,安平王孚為太宰,鄭沖為太傅,王祥為太保,司馬望為太尉,何曾為司徒,荀顗為司空,石苞為大司馬,陳騫為大將軍。
古代開國皇帝登基的時候,總有一
第四十九章歷史不會簡單的重演只會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