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雲鄭重其事地點點頭,「某昨天要說的就是這件事,但某不敢肯定,不過從今天戰局的發展來看,關中人顯然要給衛文升設置重重障礙,延緩他支援東都的腳步,衛文升一氣之下極有可能失去理智,做出這種天怒人怨之事,直接把關中人逼到懸崖邊上。很明顯,越公聞訊,亦會失去理智,亦會瘋狂,如果給他殺進關中,必會血腥報復,後果可想而知。」
李密越想越是鬱憤,臉色非常難看,久久不語。
如果衛文升瘋了,掘墓鞭屍焚骨,關中人就給逼瘋了,就不得不陪着衛文升一起瘋狂,而受害者楊玄感也會瘋狂,但楊玄感一旦失去理智,只想着報仇雪恨,其他的都不管不顧了,那後果就嚴重了,大家一起玩完啊。
李風雲看到李密那副表情,就估計他有些相信自己的話了。
弘農楊氏是皇族根基所在,但衛文升不經聖主同意,就對弘農楊氏大開殺戒,恣意妄為,試想一個人無所顧及到這種匪夷所思的地步,他還有什麼事不敢做?再說楊玄感造反,必然累及到父親楊素,即便楊素已經死了,即便楊素功高蓋世,即便依法最多不過是剝奪楊素一切榮耀,但衛文升既然已經自掘墳墓了,他還怕什麼?他還顧忌什麼?倒不如一條道走到黑,假如當真擊殺了楊玄感,平息了這場叛亂,他不但無過反而有功,到那時就不是自掘墳墓,而是功勳顯赫,蔭澤子孫了。
「蒲山公,如果某的猜測應驗了,形勢如何發展,就無須贅述了吧?」李風雲不動聲色地問道。
李密看了他一眼,突然有心驚肉跳之感。如果李風雲的猜測應驗了,可以肯定,楊玄感必定會因為憤怒而失去理智,拼死拼活也要找衛文升報仇,誓死要誅殺衛文升,結果可想而知,以衛文升的老奸巨滑,豈能不乘此良機死死拖住楊玄感?只待各路援軍抵達東都戰場,楊玄感就算醒悟過來了,匆忙殺向關中,也會遭到對手的圍追堵截,再加上還有潼關那道天險,結果必然悲慘,除非發生奇蹟,但把勝利寄托在玄之又玄的命運上,實在是過於荒誕了。
李密總算知道李風云為什麼要再一次建議在崤、澠一線設伏了,很簡單,如果衛文升當真掘墓鞭屍焚骨,那就無論如何也不能等到西京大軍趕到東都城下了,因為楊玄感一旦聞此噩耗失去理智,與衛文升糾纏不休,西進關中的時機必然耽擱,而這一耽擱對楊玄感來說可謂致命,為此必須搶在噩耗傳來之前,把楊玄感「誘離」東都戰場,讓他與衛文升在崤、澠一線廝殺,如此楊玄感就佔據了先機。西京援軍只有兩個結局,要麼全軍覆沒,楊玄感殺了衛文升,隨後直殺關中繼續報仇雪恨,要麼大敗而走,楊玄感隨後追殺,但那也是往潼關追殺,距離關中越來越近。
李密的態度變了,非常重視李風雲的建議,凝神思考。
「如果衛文升擔心受阻於崤、澠,不能及時殺到東都城下,遂取道大河,順水而下呢?」李密忽然問道。
「這對越公更有利,這等於敞開大門,任由越公殺進關中,除非衛文升老糊塗了,或者其軍權被人剝奪了,否則他絕無可能出此昏招。」李風雲笑道,「某勸你不要心存僥倖胡思亂想了,還是老老實實早作準備吧。」
李密苦笑,「越公已放棄了此策,某恐怕很難說服他。」
「你可以直言不諱地告訴他,衛文升極有可能做出人神共憤之事,為防患於未然,早作準備比不做準備好。」
李密沉吟良久,嘆道,「某盡力吧,如果你願意出力,某或許有些把握。」
李風雲想了片刻,問道,「鄭元壽大敗於函谷關後,現駐兵何處?」
李密走到地圖前,手指沿着地圖上的谷水,由東向西而劃,停在了澠池、新安兩座城池上,「目前鄭元壽駐兵於澠池、新安,據說尚存一千餘人。」又指向新安城東邊的千秋亭,「楊積善的前鋒軍駐紮於千秋亭,距離新安城大約二十五里。」
李風雲站在他身邊,抬手指向地圖上的馬頭山,「此處能否設伏?」馬頭山是谷水的發源地,在澠池城的西面,兩者相距大約二十里,地勢十分險峻。
李密頓時明白了李風雲的想法,以包圍澠池來誘使衛文升支援,然後把衛文升包圍起來,圍城打援。
「馬頭山太過險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