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鎮州、盧祖尚聽了李靖的話,脊背不由得一陣發涼。他們也是久經陣仗之輩,熟知兵事,在唐朝外姓人做到大總管的位子,大多都是有真才實學的。因為大唐連年征戰,國庫不豐,不想在江南多耗時日,李淵在聖旨上特地寫上了速戰速決四個字。
現在輔公祏擺明了嚴防死守,馮惠亮、陳正道又是善守之將,一個以步騎兵守着青林,一個以舟師守着當塗,兩人挽扼水陸要道,相互馳援,想要一時攻克,委實不易,攻打他們與速戰速決的旨意不符。只要拿下丹陽,方才最大限度的符合速戰速決的旨意。反正就算拿下當塗、青林,到最後還是一樣要攻打丹陽,不如直接深入敵後強攻丹陽,遂然心生強攻丹陽之念。也因而忽視了,丹陽較之當塗、青林更難攻克,萬一拿不下來,他們將會陷入深入敵後,孤立無援的絕地。
李靖分析的有理有據,張鎮州、盧祖尚聽了莫不心服。
李世績這時也道:「末將贊同副帥的意見,用兵之道,以正為先。我兵馬勝於輔公祏,後勤支援勝於輔公祏,良將兵卒之智勇亦勝於輔公祏。以正兵步步為營,定能獲得全勝。冒險奇襲,反而會敗壞全勝之局。既然有必勝之法,何必冒險求奇?」
黃君漢這時附和道:「末將也支持副帥的建議,願為先鋒,讓輔公祏等叛國賊子知道,就算他們龜縮起來。我大唐一樣能夠打碎他們的龜殼。」
李孝恭對李靖向來言聽計從,更兼李淵特地下旨軍中事物,李靖擁有決策權。
而今他的意見得到大眾認可。也不再做他想,直接下達了全線進攻的軍事命令。
散會之後,李靖、李世績一同走在回營的路上。
「懋功對於當前局面可有什麼良策?」李靖對於大唐諸將的能力非常了解,對於李世績的智謀幹略軍事水準非常欣賞,特地與他同路問計。
李世績沉默片刻道:「想要速戰速決,強攻不成。只會平添傷亡,久攻不下。還會折損士氣。打下去固然能夠憑藉實力取勝,但殺敵八百,自損三千。從長遠來看。不值得如此消耗。」
李靖頷首贊同道:「說的在理,我們大唐真正的強敵是突厥,不是輔公祏。跟他打消耗戰,耗得越是厲害。只會便宜了突厥。秦王、羅大將軍這些年在北方打的很不錯。我們南方可不能拖他們後腿。」
真正的智者看中的不是眼前的一時勝負,而是從長遠考慮問題。李靖、李世績都是當世英傑,目光之長遠,天下少有人相提並論,一言一行不但包括了當前的戰局,還未日後做着充分的考慮。
李世績沉聲道:「輔公祏野心極大,籌謀多年,這一朝崛起。諸事面面俱到,很多方面確實不得不服。不過在我看來他們倒也不是無懈可擊。也存有致命弱點,可以利用起來。」
李靖應道:「懋功說的可是糧草?」
「然也!」李世績點頭一笑,大有英雄所見略同之感。
糧草是輔公祏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這跟江南特有的地利有關。這自秦朝起,江南都屬於落後地區,歷朝歷代都重視關中、中原與北方的發展,唐朝亦莫不過於此。江南的崛起在於安史之亂以後,適時安祿山、史思明作亂北方大亂,人口大範圍南遷,給予了江南崛起的根基,才令南方有了生氣。
唐初時期,因為李淵不重視南方,大唐也沒有在南方建造大規模的官倉,江南盛產的糧食都運至洛陽關中中原幾大官倉。反正江南盛產糧食,只要不發生大的災難,幾乎不愁沒飯吃,也無需用到官倉救援。
由此可以推算,沒有官倉作為依仗,輔公祏手上的糧食一定不多,又為了對抗大唐,大規模的增兵,還無償支援跟着起兵搗亂的義軍糧食,假以時日,糧草一定吃緊。輔公祏表面偽裝的很好,但是如何能夠瞞得過李靖、李世績的眼睛。
「副帥!」
這時守營護衛大步走了上來,說羅士信派人求見。
李靖直接讓人將對方請了進來,他與羅士信的關係鮮為人知,也可斷定無人會假冒羅士信的名號存有不良意圖。
李世績見李靖有事,說了一聲,先走一步。
「是大將軍派你來的?」李靖看了看面前穿着紅衣長得頗為俊俏的少女,從她身上他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