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和十八年,九月九日,重陽。
晨光熹微,穿過桂樹的濃枝,灑落在庭院小徑上。
掖庭宮西南的內侍省里聽不見一聲鳥鳴,也沒有一絲人語,唯有苔池裏的清泉輕輕地流淌着。
今天是內侍省例行監會的日子。省內六局的令丞都早早兒地趕來,詳細匯報各處的情況。作為安樂王爺的貼身宦官,十六歲的戚雲初雖然品級低微,卻也有幸列席於其中。
由於年事已高,內侍監長秋公大人今日並未出席,會議也因此而草草結束。散會之後,戚雲初心事重重地穿過東步廊,朝着掖庭宮南側的通明門走去。
出了通明門往北行走,再穿過兩道宮門,就能抵達紫宸宮的含露殿。十四歲的安樂王*星,就暫時居住在那裏。
這個時辰,小王爺早已經用罷了早膳,恐怕正伸長了脖子,焦急地等待着戚雲初的歸來。
說來倒也是湊巧——當今聖上的正宮皇后蕭氏今日臨盆在即。再晚些時候,安樂王也得趕去向皇兄賀喜,只是這賀喜之禮究竟應該準備些什麼,王爺不關心,而他這個做下人的也毫無頭緒。
所幸安樂王爺深受先帝與今上的寵愛,私庫豐盈,也就只有先讓人從庫里取兩樣應景的寶貝玩意兒應急了。
想到這裏,戚雲初勉強算是拿定了主意。他心情稍一鬆懈,忽然發覺有一陣幽香正迎面沁來。
今年雨水豐沛,秋意來得也早。掖庭的桂花開過又謝;而菊花又不為長秋公所喜,內侍省里久已不植。
如今卻又是誰,在這深宮之中暗香盈盈?
戚雲初畢竟還只是一個少年,不覺已經放慢了腳步朝周圍望去——步廊兩側都是雅致的庭院,北側連着一個八角涼亭,亭中地面上還鑿有流杯渠,任清泉緩緩從中流過。
他愣了愣,想起這亭倒還有個名字——紫蘭亭。
他繼而發現,紫蘭亭的西面還擺着一條藤椅,椅上坐着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一動不動地,似乎正在養神,卻又好像已經成為了一具屍體。
除了內侍監長秋公大人卻還有誰?
長秋公大人是大內里所有宦官的首領。當朝的宦官裏頭,幾乎已經沒人弄得清楚他究竟服侍了幾朝天子,又在這掖庭宮南的內侍省中度過了多少個春夏秋冬。
宦官們只是習慣在這位人瑞的前面俯首低頭,仿佛他與這內侍省一樣,都是這煌煌宮城之中天經地義的存在。
然而在小宦官戚雲初看來,長秋公大人卻是非常、非常的老了,老得不像是個人,反倒更像是一株古樹。他雖然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裏,下垂的衣擺卻仿佛一直伸進了土壤,正汲取着大地的精華。
見到了長秋公,自然應當趨前問安。戚雲初故意踩着步子往前走,快走到亭邊的時候卻又剎住了腳步。
他這才發覺,長秋公腳邊的泥地上長着一叢細蘭。墨紫色的花穗正在盛放,金色的花蕊如龍吐珠,而戚雲初苦苦尋覓的那一縷幽香,顯然就是從這株細蘭身上散發出來的。
戚雲初十歲入宮,內侍省步廊一帶雖然不是天天都來,卻也走過不下百遍。這間涼亭雖然以紫蘭為名,周圍種得卻全都是桂花樹。更何況,這細蘭生長在亭邊,人人踐踏的所在,又如何能夠捱到開花綻放?
難道是今日皇嗣誕生的符瑞之兆?
這個想法只在戚雲初的腦中一閃而過,便被他輕輕拂去了。
內侍省自開國以來,一直是宦官聚集之地,縱然草木葳蕤、華室櫛比,也終究不是什麼大雅之堂。既然是皇子之喜,那瑞象應該出現在掖庭宮東面的紫宸宮才對。
戚雲初正想到這裏,卻見那老樹般的長秋公動了一動,兀然睜開了眼睛。
「秋公……」戚雲初慌忙不迭地請安。
長秋公抬手讓他免禮,卻連看也不看他一眼,目光徑直落向腳旁。
他看得並不是那叢細蘭,而是湧進流杯渠里的清澈泉水。
「孩子……」他用沙啞的聲音問戚雲初:「你可知道,這些水是從何處而來?」
水源?戚雲初微微一怔,立刻扭頭尋找。
水流是從桂樹林中的苔池裏流出來的,苔池高處的岩石上鑲着一個漢白玉的龍首,邊上刻着三個字。
第1章 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