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帳內的氣氛,仿佛在一瞬間凝結了。
在場的所有人都停止了動作,將目光投向帳內的焦點——浚水營大將軍百里跋與肅王趙弘潤。
鄢陵前線,至今為止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主帥的,先前鄢陵武尉陳適,也不過是暫代着指揮的職務,名不正言不順。並且,就算是陳適本人,也不奢望能成為前線的主帥。
就目前而言,最有資格帶領前線數萬魏兵的,便只有眾人目光焦點的這兩位了。
可問題是,由哪一位來履行主帥的職務呢?
論身份,百里跋曾經乃是魏天子的宗衛,心腹肱骨。而趙弘潤更是魏天子的第八個兒子,堂堂肅王;而論資歷,百里跋乃浚水營五營大將軍,而趙弘潤則剛剛主導了一場驚世駭俗的大捷,一口氣覆滅了楚六萬先鋒軍。
不誇張地說,這兩位都完全有資格肩負起先前主帥的職務,可問題是,當這兩人碰在一起時,究竟是誰為主,誰為輔呢?
浚水營的曹玠、宮淵、吳賁、於淳、李岌五位營將軍,以及武尉陳適、王述、馬彰與宗衛沈彧,這九個人瞧瞧百里跋,又瞧瞧趙弘潤,誰也沒有貿然地開口。
而作為這九個人的視線焦點,百里跋與趙弘潤亦對視着沒有說話。
『百里跋……父皇曾經的宗衛,肱骨心腹。他……這是什麼意思?』
趙弘潤望向百里跋的眼神中閃着迷惘與不解,他不明白百里跋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先將這個問題挑明。
是為了奪權麼?
趙弘潤不能理解。
然而事實上,百里跋的這個舉動也不過是突發奇想,要不是方才他的親衛隱晦地告訴他『肅王對大將軍您欠缺足夠的尊重』,他根本不會挑明此事。
但是,既然身邊的親衛已經說出了這句話,那麼百里跋便不得不重視這個問題。
百里跋終歸是年至壯年,非但比趙弘潤多活了二十多年,獨掌兵權也有十餘年,他看得出來,儘管趙弘潤並沒有要與他爭權的意思,但事實上這位肅王殿下,卻絕非是一個輕易能被他人左右的人。
就在幾個時辰前在鄢水河岸的那一幕來說,明明二人關係還算親近、默契,但是因為處理楚軍戰俘的意見相左,這位雖年幼卻執着的肅王殿下卻一步也不肯退讓。
是啊,這位肅王殿下怎麼可能會退讓,因為哪怕是當今大魏天子,也未使這位殿下退讓,又何況是他百里跋。
如此一來,就會引發一個隱患:如若不儘早決定兩人究竟誰主誰輔,那麼日後再遇到這種具有爭議的問題時,究竟該聽誰的?
若是介時兩人爭執不下,那麼這場仗究竟還打不打?
因為想到這些個有可能發生的事,因此百里跋決定先解決這個問題。
雖然百里跋本人也有信心能夠率領前線的兵將們收復失地,將入侵大魏疆域的楚軍趕出去,但反過來說,他也不是不能將權利下放給趙弘潤,畢竟這位年輕的肅王殿下一舉誘殲楚國六萬先鋒軍的計謀的確漂亮。
當然了,肯歸肯,但是要交出指揮權,百里跋必然要試探試探這位肅王殿下,看看此子,究竟有沒有這個勇氣與魄力。
畢竟聰明、能想出制敵的計謀,這並不足以成為一支軍隊的指揮,充其量也不過只是軍師、謀士、幕僚罷了。
正因為這樣,百里跋並沒有急着去坐帳內那個主位,而是瞧着趙弘潤的態度,倘若此子在他的威迫下,並沒有膽量不惜冒着與他結怨的危險也要坐上那個位置,放棄了那個座位,那麼,百里跋說什麼也不會將這場仗的總話語權拱手相讓。
『他……是逼我表態麼?』
趙弘潤望向百里跋的眼神中充斥着越來越多的疑惑。
皺眉思忖了片刻,趙弘潤試探着問道:「大將軍,這個位置……是您坐,還是由本王來坐?」
他將皮球丟還給了百里跋。
豈料百里跋根本不接茬,似笑非笑地說道:「這個位置,誰都可以坐,當然,殿下您也可以坐……」
『原來他是想讓權給我?』
趙弘潤聞言一愣,正要開口,卻見百里跋壓了壓聲音,語氣莫名地補充道:「不過,殿下,您……真的打算坐麼?」
說話間,他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