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奇給錢給股份供朝廷逐年買地?這話是什麼意思?是包含在之前說到的三成股份?還是另外再給?如果是前者,朝廷如何會同意?如果是後者,元奇股東又如何會同意?這可不是小錢,而且是需要長期投入的!
這事牽扯甚大,就連素來愛追問的趙烈文也識趣的沒有繼續追問,易知足也不願意順着這話題繼續談下去,呷了口茶,他看向看孫長齡,緩聲道:「《農業革命》一文並非是虛言,自五十年代以來,歐洲各工業強國以及美利堅都已經開始大量使用農業機械。
如今又爆發了第一次世界範圍內的農業危機,勢必會更進一步促進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可以預見的是,今後的世界農業發展必然是由分散的零星的原始農業耕作模式逐步向大規模集約式的大農業模式過渡。
大規模集約式大農業有四個很明顯的優點,一是利於農田水利基礎建設,如今的水利建設都是依靠國家,尤其是大型跨區域,投資大,周期長的水利基礎建設只能是由國家來投資建設和維護。
一旦形成大規模集約式大農莊,這些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就會由一個個大農莊接手,既能能保證水利基礎設施,又能為國家節省大筆的開銷。」
說到這裏,他伸出兩根手指,「二是節約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量,相比於使用畜力、人力和落後的生產方式的原始農業,大規模集約式大農業不論是在生產成本還是生產效率和產量方面都有債巨大的優勢,不僅是因為大量使用農業機械,還有科學的生產和管理方式。
三,增強農業的抗風險能力,分散的零星的原始農業根本不存在抗風險能力,遭遇稍稍大一點的災害就會導致大量的個體農業陷入困境甚至是破產,大規模集約式大農業因為成本低產量高,利潤大,自然抗風險能力也大。
最後一點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大規模集約式大農業足以保障我國的糧食自給自足,隨着工業的快速發展,隨着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口不斷向城市集中以及人口的快速膨脹,對糧食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僅憑現有的這種分散的零星的原始農業根本無法滿足不斷增加的糧食需求,唯有大規模集約式大農莊才能保證我國的糧食需求!」
大規模使用農業機械能夠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畢竟機器的生產效率遠遠不是人力所能比的,這一點這座幾人都清楚,但是大幅提高產量,幾人都有些將信將疑,畢竟農業生產與工業生產有着本質的區別。
趙烈文率先問道:「大掌柜,土地一年的產出不說是固定的,但上下浮動應該不大,況且大規模使用農業機械不可能比人力精耕細作的產量還高罷?」
易知足笑了笑,道:「你們的思維還依然停留在原始的農業時代,隨着工業的發展,科技的發展,農業也必然會迎來一個飛躍發展時期!
農業革命指的不只是農業機械的大規模應用,也不只是大規模集約式大農莊的發展模式,真正促使農業飛躍發展的是自然科學,是對所有農作物種子的改良,元奇在東北、華北、江南、南洋各省相繼建立的農學院可不是擺設,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對農作物的品種改良!
現在水稻的平均畝產是多少?東南各省的平均畝產也就兩石罷,如果我告訴你們,水稻的平均畝產能夠達到八石、十石甚至更高,小麥的畝產也是一樣,你們敢不敢相信?」
這座幾人都被這話嚇了一跳,水稻和小麥的平均畝產達到八石、十石!甚至還更高!這可能嗎?別說那麼高,平均畝產只要能提高一石,那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更別說是翻幾倍!
如果這話是出自其他人之口,幾人少不了都是一笑,認為是痴人說夢,但這話卻偏偏是出自易知足之口,一番面面相覷之後,李鴻章才遲疑着道:「王爺這莫不是在說笑?」
易知足點了支煙,這才悠然說道:「四十年前,若是有人說可以用鋼鐵建造艟朦巨艦,無帆而自行,你們敢相信嗎?四十年前,有人說汽車能跑一百公里每小時,你們會不會認為是在說笑?四十年前,有人向你們描述有線電報、電燈電話,你們會不會認為那是痴人說夢?」
幾人頓時都不吭聲了,大清這三十多年來的變化可謂是天翻地覆,趙烈文、李鴻章都是親身經歷的,層出不窮,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