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蠻遣使入靖乃是國之大事,朝廷大事,除了江源帶領的兵部忙作一團準備閱兵事宜以外,其他的幾個部門也都繁忙了起來,其中最忙的當然就是禮部下屬的主客清吏司。主客清吏司的職責就是接待外賓的全部事務,北蠻的使者到來需要他們接待,那裏自然是繁忙不已。
靖朝沒有例如理藩院、外交部之類專門接待外賓的部門,無論是接待國內的少數民族、下屬的藩國還是外國的使臣都要靠一個主客清吏司忙活,也難怪他們忙不過來。
江源暗暗搖頭,這實在不是辦法。外交的重要性現代的所有人都很了解,禮部下屬的這麼一個小部門根本擔當不了這樣重大的職責。主客清吏司下屬郎中三人,員外郎二人,主事二人,小吏若干,就這麼個最高官員才正五品的部門能承擔得起什麼責任啊?能把人招呼明白,不要犯低級錯誤就算不錯了。看來司徒晟正式掌權之後他一定要促使他的主公重新建立一個與外交部相似的部門才行。
整個朝廷準備了半月有餘,北蠻的使者團隊終於到來了。
看過某言情劇某格格嗎?裏面那個腦抽的土司是怎麼進京城的?所謂鑼鼓喧天,鐘鼓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江源本以為這是作者胡編亂造呢,可現在站在城門邊看着前方的北蠻使節儀仗,他恨不得捂臉撞牆……竟然還真的有人會選擇這麼個丟臉的方式進城啊,他真是小看北蠻人了。
北蠻使者從北蠻國境進入長城之後就有靖朝的臣子引領行程了,到得城外十里處就得有禮部專門的官員接待了,而在城門這裏負責迎接使團的就是江源。
對方的使臣中有一個王爵,那麼禮部那些低級的官員難免會地位不對等,這等場合順王並不合適出場,所以江源這個駙馬兼冠英侯就可以出場了。選擇江源,一是因為他才能出眾,可以窺探出北蠻使者的虛實和想法,二也是因為江源心思靈敏,無論對方鬧出什麼花樣來都能從容應對,不至於出現混亂局面,三一個,江源武力值那麼高,還怕對方鬧事嗎?
隊伍已經漸漸接近城門了,北蠻的正史拍馬上前,江源瞄了一眼,卻是一怔。
遊牧民族往往混血情況都很嚴重,血統比較駁雜,而北蠻人尤其如此,可謂箇中翹楚。江源過去也不是沒見過北蠻人,他們一般身材略矮于靖人,顴骨突出,鼻樑扁平,眼大口擴,皮膚黑紅,頭髮偏褐色自然捲起,常年騎馬所以還有點羅圈腿。就血統而言北蠻人不但有中原地區以及北方的羌族、鮮卑族、匈奴、突厥等等這些民族的血統,還包括有阿拉伯地區、歐洲、北非、甚至阿三哥的血統。隨便拉出來個北蠻人,體內估計都有幾十種民族的血統,就血統而言簡直可以開聯合國了,但這位正使卻和江源見過的北蠻人統統都不一樣。
眼前這位使臣看起來也有四十餘歲,雖然也和其他北蠻人一樣披髮左衽,帶着耳環穿着北蠻特有的服飾,可怎麼看相貌都與靖人沒什麼兩樣。不,此人的血統就是中原人,他不是北蠻人,他是叛臣的後代!
什麼年代都是有叛徒的,太監中都能出一個中行說,普通人中叛變的自然更多,因此靖朝和北蠻也有叛徒當然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
北蠻國的優勢在於武力強盛,在靖朝初年無人可敵,從中原到西域到處是他們的手下敗將,所以靖朝建國尤其是高皇帝被圍之後,還是有不少靖人選擇投奔武力更加強大的北蠻的。當然,北蠻人中選擇投奔靖朝的也不少,因為北蠻無論是食物還是用品實在太過粗糙了,雖然他們也會劫掠西域諸國,甚至曾經一路打到過歐洲,但是這個年代,中原以西的國家科技水平與中原差距太大了,文藝復興之前說他們是野蠻人過分了一點,說他們落後一點問題都沒有。
拜迂腐的教廷統治所賜,西方科技的發展完全被其判定為違反倫理,與宗教相違背,這對於科學發展的摧殘可比上一世的明清兩朝那些被八股文洗腦的白痴文人強上千百倍之多。思想都被扼殺了,還有什麼能發展的起來?
想想哥白尼是怎麼死的就知道了,這時候的歐洲可謂一片黑暗,半點光明都沒有。沒有文明之邦該有的禮儀,沒有科學的衛生觀念,更沒有華服美食可言,論起享受西方的國家哪裏能夠比得上中原?隨着靖朝這些年的逐漸強盛,不少北蠻人也選擇離開了故土投奔大靖,靖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