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進他們離開丁家圍的時候,丁宏特意讓他們帶了一袋子鹽走,說再向裏面,有幾個村落不在道路邊上,一直是缺鹽,若是能去,拿出這袋子鹽做禮物,肯定容易打交道一些。
從丁家圍出發前,趙進並沒有說明接下來的目的,那丁宏也知趣的沒有問,走出幾里地之後,趙進就把丁軍叫到跟前,詢問這草窩子裏的情況。
易進寶只了解幾條路線,齊三隻知道一部分,彭家叔侄知道的是更小的一部分,而這丁軍對草窩子的了解很全面。
草窩子裏的各個村寨聚落分為幾處,山東流民災民都是這幾年才過來的,實際上,其他各處非山東人的都未必是什麼災民,很多人背後有各種各樣的故事。
在丁家圍丁姓是大姓,也有不少外姓人,丁家父子是十年前來到這邊,可並沒有窩在這邊不動,而是一直接納新的災民。
山東這些年大災頻發,災民向四處流動,丁宏在五年前曾經想要回鄉,可那一次回鄉的結果就是他帶着幾十個同族同鄉重回草窩子,再之後,每年都要出去幾次,看看能不能幫從前的鄉親一把。
正因為不斷出去,所以丁家父子對草窩子很熟悉,而且剛來到這邊的時候,丁宏帶領的人並不是住在這個位置,而是在更北邊靠近迦河和山東郯城縣的區域。
運河改道那邊之後,那裏跟着繁盛起來,豪強大戶以及各方勢力都開始圈地清地,他們只能向南來,不過草窩子裏早有各方勢力,甚至早來的流民也不願意後來人分一杯羹,甚至還要抓捕這些後來的做牛做馬,他們只能繼續向南,到最後來到這個相對邊緣的地方。
「……沭陽縣城到海州、到清江浦、到宿遷一共三條大路,這三條大路把草窩子分成三塊,這大路兩邊的都是本地的村子莊子,靠近海邊東邊那一線都是鹽場,運河黃河邊上也都是村子莊子」
聽這個丁軍描述,趙進對所謂的「草窩子」有了更直觀的印象,原來這邊和草原上那種還不一樣,並不是廣闊無邊的草海,而是分成幾塊。
「……沭陽縣城到清江浦這條大路東邊都是草場,灶戶們每年都要出來打草,那邊沒辦法住太多人,官兵和團練定期出來清的,一被抓到就去鹽場做牛做馬,這輩子都出不來,在那裏呆着的都不是正經人,販鹽的多些,也有不少亡命藏在那邊,聽我爹說,鹽場自己就養着不少人」
丁軍可以說是知無不言了,一來年輕人沒什麼城府,二來趙進早晨對那三個孩子做法讓他沒什麼戒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丁軍很想表現,儘管趙進他們年紀並不比他大,可他就是想在趙進面前好好表現一番,希望能得到看重。
「我爹說,這草窩子裏都是好地,就是缺人耕種,多接幾個鄉親過來,種的地就會更多,他們日子好過,大家的日子也都能好過」
當被問到為什麼冒着危險去接流民過來,丁軍給了解釋。
趙進笑着誇讚幾句,心裏卻有計較,這丁宏的打算其實也未必出於善心,他們丁家父子已經是這丁家圍的頭領,越多人墾荒種田,對他們的好處就越大,只不過現在需要共度難關,所以一切看起來都是親情和仗義。
和昨天相比,道路變得更加狹窄,路兩側的草也變得更高,按照丁軍的說法,按照這個走法再走一天,就能看到劉家莊附近的莊園,儘管也有荒草灘之類的,可那裏的草就很稀疏了,因為住戶什麼的也需要打草做飯取暖。
路上很冷清,看不到什麼人,一於人走得很無聊,能聊的聊得差不多了,丁軍又是跑到前面帶路,這時候劉勇卻跟到了前面去,同去還有個漢子,他們是去套話的。
差不多走到太陽偏西,趙進一行人才停下吃飯,其他人收拾的時候,趙進把大車上的貨物壘高,踩着上去看了看,四下茫茫無際的枯草雪地,看不出有什麼村落的跡象,而這個丁軍說了,走半天就能看到岔路口,走大半天就有一個小寨子,怎麼什麼都看不到,難道有什麼不對?
趙進直接把丁軍喊過來問,丁軍也沒什麼慌張,只說在向前走半個時辰就到那岔路口了。
安排了幾個人跟着丁軍先過去查探,其他人留在原地等待,大車隊行進很緩慢,騎馬的速度則快很多,飯剛做好,過去查探的人就回來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用的嚮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