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思去製造『女巫』,也就成為順勢而為的行為。在當今娛樂產業之中,幾乎每一名藝人都是潛在的女巫,只要出現了機會,媒體就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對新聞進行娛樂化解讀,然後打造出一名女巫。
只是,當這名女巫沒有觸及道德和法律底線,他就不會受到審判,可是,這條底線遲早都會被打破。
這是新聞媒體發展的必然,但是如何權衡真相和娛樂之間的天平,這就是一個深奧的學問,就好像道德和法律之間的界線,模糊,但卻必須清晰。
一名執法人員為了抓住一個罪犯,偽造證據,也許罪犯是真的罪犯,但偽造證據卻的確是違法,這是行不通的,不僅無法將罪犯繩之於法,反而還有可能讓罪犯尋找到漏洞。這就是界線,這就是底線。
為了追求娛樂效果,刻意捏造事實、偽造證據,不管是跨越了道德界線還是法律界線,這都是不允許的。如果今天只是捏造緋聞,那麼也許公眾會一笑而過;但邁克爾-傑克遜不是,這牽扯到的是一個人的名譽和一個孩子的命運,所以,這條界線是絕對不允許跨過的。
傑克遜是否有罪,這是司法部門的責任,但是新聞媒體卻為了追求更多的娛樂效果,將傑克遜打造成為了女巫,這就超過了界線。
在羅德尼-金事件之中,媒體始終自詡正義,於是在真相被確認之前就進行了大幅度報道,甚至在法院作出判決之前,新聞媒體就已經進行了審判。等事實真相揭曉時,一切情況已經無法挽回;邁克爾傑克遜事件現在也面臨這樣的危機。
在司法部門取證之前,在司法部門判決之前,新聞媒體就在不斷推波助瀾,他們為了製造更多爆點更多焦點,不惜將所有負面新聞都累積到傑克遜身上,這就是最為典型的女巫審判行為,因為媒體正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塑造這個女巫形象,從而達到審判女巫的目的。
如果按照這種趨勢下去,即使司法機關經過調查,發現傑克遜是無罪的,民眾也不會相信,那麼當初羅德尼-金事件所引發的暴亂很有可能再次發生;同樣,如果最後證明傑克遜是有罪的,那麼民眾對於傑克遜的厭惡就會達到極致,這也就會進一步壓縮傑克遜的生存空間,法院對傑克遜的判決永遠都無法滿足民眾的需求。
同樣的,作為當事人的錢德勒也在新聞媒體的關注之下面臨着巨大的壓力,如果錢德勒所經歷的都是真實的,那麼民眾在同情這個十三歲孩子之餘,同時被猥褻的壓力也成為孩子成長路程上最大的標籤;如果錢德勒所說被證明是虛假的,那麼這個十三歲孩子要面臨的就不僅僅是一個謊言了,更是他一生的包袱。
新聞媒體利用自己『言論自由』的權利捏造了一個女巫形象,將公眾的輿論力量變為利器,傷害了當事人,同時又達到自己商業利益的目的,在司法部門得出結果之前,就對案件進行審判,這不僅僅是超越自身權利範圍的非法行為,同時也是對案件調查和取證程序破壞公正性、合法性的一種妨礙司法調查行為。
第一修正案賦予新聞媒體言論自由,讓他們履行對社會進行輿論監督的職責,這是必需;但是媒體利用輿論進行審判,這卻是整個社會的災難。
希望新聞媒體能夠冷靜下來,尋求事情的真相,有罪還是無罪自有結論。」
理查德-約翰的這篇分析十分通俗易通,他客觀地分析了整個「女巫審判」的來龍去脈,也認為邁克爾-傑克遜事件之所以會演變到這個地步,新聞媒體和追逐八卦的受眾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才是問題的根源。
媒體為什麼願意自省?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了,也不是因為雨果的話語立竿見影,而是因為臭名昭彰的羅德尼-金事件。
羅德尼-金的事件所引發的地震效應,讓美國新聞媒體在國際上都成為了一個笑話,就連總統都被新聞媒體所矇騙,強烈譴責了涉案的警官們,這堪稱是「捏造新聞」的巔峰之作了。一向以人權、以言論自由自詡的美國,結果鬧出了這樣一個大笑話,而且還讓種族問題再一次極端的爆發出來,白宮可不希望再看到一個「羅德尼-金」,美國媒體更是不希望再次淪為笑柄。
邁克爾-傑克遜事件也是一個全球矚目的事件,轟動程度絲毫不遜於當年約翰-列儂被狂熱極端歌迷槍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