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若是沙坨可汗反其道而行之,看似要去偷襲幽州,卻於中途改道轉而去攻打鳴沙城怎麼辦?」
二表哥寧天賜一句話提醒了吳崢,正當猶豫不定要不要撤兵回去時,派出的斥候陸續回來了。
「報!逍遙王,寧將軍,左前方十里之外發現匈奴騎兵。」
「有多少人馬?」
「大概在三千人馬左右。」
「報!右後方出現一支約一千人馬的匈奴騎兵,正在急速靠近。」
「再探再報!」
「遵命!」
很快,又有接連兩撥斥候報告說,右前方和左後方相繼出現了匈奴騎兵。人數也大都在一兩千人左右。四路逐漸包圍過來的匈奴騎兵總數,接近八千人。
八千對五千,而且是分別從四個方向圍堵過來,看來沙坨可汗就沒打算讓這支孤軍深入的并州騎兵再走出沙漠。
吳崢和寧天賜稍作商議,便有了主意。
五萬人馬,這裏只出現了八千左右,剩餘的四萬多呢?吳崢不改初衷,只是打探沙坨可汗的情況,並不想與之在大沙漠中決戰。所以,兩人率領五千騎兵在被匈奴四路騎兵合圍之前,竟果真沿着沙漠上那明顯的馬蹄痕跡追了下去。
并州的五千騎兵在前,匈奴的八千騎兵在後,於沙漠之中上演了一出追逐大戰。
由最初的西北方向,折而向西,繼而向南,兩個時辰之後,沿着地上的痕跡的確是來到了幽州邊境。只是,痕跡並沒有進入幽州境內,更沒有繞回鳴沙城,而是再次改變了方向,沿着幽州邊境直奔正西而去。
若是沿着這個方向一直走下去則是黑遼國嗶嘰王的地盤。由黑遼國邊境再南下,不需半日行程就到了并州地界。
「好狡詐的沙坨可汗,其帳下一定有能人相助。或者乾脆就是來自中原大周偽朝廷的官員也說不定。不然我們剛剛從并州調兵,他們是不可能如此快得到消息的。」
「逍遙王,如今并州守軍不足兩萬,而且精銳都已調到幽州,根本無力抵擋沙坨可汗四萬多騎兵,何況還是突然襲擊。」
「二表哥,你現在率領三千人馬火速趕回鳴沙城,留下并州的人馬駐守鳴沙城替回關向英。並傳令於關向英,讓其沿途鞏固鳴沙城與幽州之間的通道堡壘,確保幽州與鳴沙城之間暢通無阻。至於他回到幽州後該做什麼,自有百勝將滿如海前輩安排。」
「遵命。」
對於吳崢的命令,寧天賜從來沒打過折扣。不僅是父親寧雲沖再三叮囑的結果,也是吳崢一直以來的表現征服了寧天賜。不論是武功修為,還是人格魅力,都讓寧天賜心悅誠服。
目送寧天賜分兵三千掉頭趕回鳴沙城,吳崢一揮馬鞭,率領餘下的兩千并州騎兵,一馬當先直奔尾隨在後的八千匈奴騎兵迎了上去。不等兩軍相接,中間尚有半里地左右時,吳崢突然勒住坐騎,從肩頭取下長弓,彎弓搭箭,連續射出的箭矢宛如一條直線般,向對面疾馳而來的匈奴騎兵射去。
真可謂弦響箭到,箭到人倒。
吳崢立在原地一口氣把箭袋中一百隻狼牙箭悉數射出,便有一百名匈奴騎兵倒地。因為匈奴騎兵奔馳的速度過快,後面趕上來而來不及躲閃,被倒下的騎兵和馬匹絆倒的匈奴騎兵足有數百之多。
吳崢射出的連珠箭矢,就如同一把鋒利的利刃由匈奴疾馳而來的騎兵中間穿過,硬生生撕開了一個口子。
身後的兩千并州騎兵有樣學樣,雖然沒有吳崢那樣驚人的膂力和準頭,也還是殺傷了眾多匈奴騎兵。當然,并州騎兵能夠射到匈奴騎兵時,自己自然也進入了匈奴騎兵弓箭的射殺範圍之內,雙方都有所傷亡。
「五百人居左,五百人居右,一千人斷後,沖!」
吳崢可不想與匈奴騎兵對射,因為并州騎兵根本就不是對手。於是收起長弓,命令隊伍組成一個箭頭狀攻擊陣型,自己親自在前充當箭尖,揮動凌雲劍催馬就沖了上去。
別看匈奴騎兵人數眾多,足有吳崢兩千人馬的四倍,可是被吳崢一陣****撕開一道口子後,又突然衝上去,手中凌雲劍劍氣縱橫,頓時便把他們的隊形沖亂了。如此一來,身後的并州騎兵自然也就有機可乘。以吳崢為箭頭,一左一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