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微見林依進來,愈發覺得沒臉,挨在凳子旁,不知是坐好,還是站好。全\本\小\說\網林依奇道:「你這是作甚麼?」
張仲微取出方氏所借的兩貫多錢,放到桌上,頹然道:「我沒本事,嫂子那裏沒借到錢。」
林依笑了:「原來你是為這個。」說着捧過匣子,叫他看。張仲微一探頭,只見匣子裏擱着兩個銀元寶,他拿起來掂了掂份量,估摸着能換二十貫銅錢,這數目可不小,他十分奇怪,問道:「這是哪兒來的?」
林依道:「大嫂使人送來的,送錢的小廝剛走。」
張仲微更為奇怪了,問道:「嬸娘向大嫂借過的,她不是不肯借麼?」
李舒為何不借錢給方氏,林依不用想都知道,那小廝送錢來時,還特意叮囑,莫要將此事告訴方氏,以免她糾纏。李舒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她願意接濟小叔子,但不願將錢把給方氏.
張仲微還看着林依,等她回答,林依沒好氣戳了他一指頭,道:「你當官後多出來的機靈勁兒,一回二房就沒了?明曉得嬸娘與大嫂不對盤,還委託她去借,這能借得來?」
張仲微明白了:「這錢,是大嫂瞞着嬸娘借我們的。」
林依點了點頭,又道:「甚麼叫『瞞着』,別講得這樣難聽,這錢是大嫂的嫁妝錢,她借給誰,還消跟嬸娘報備?」
張仲微不明白「報備」的意思,但聽得出林依口氣不善,忙將借錢的話題就此打住,取出懷中的借條道:「我去與大嫂送借條。」
林依道:「不消你忙碌,我已寫了借條,交與小廝帶去祥符縣了。」她取過張仲微帶回來的兩貫余錢,大略數了數,道:「是省陌,一貫不足一千文,你借條上可註明了?」
張仲微有些不高興,道:「嬸娘生我一場,跟她還計較這省陌足陌的事兒?」
既是借錢,不是孝敬,就一碼歸一碼,不然依着方氏那性子,又生出多少事來,林依不反對與方氏錢財,畢竟她生養了張仲微一場,但如今是兩家人,給多少錢,得走明路,稀里糊塗地給,就算給再多,方氏也敢稱沒收他們分文;更重要的是,若被正經婆婆楊氏知曉,如何交待?
這些瑣碎的道理,跟男人永遠講不明白,林依不想花冤枉功夫,只道:「我賺兩個錢也不容易,省陌的兩貫錢,我還,多出來的,你自己解決。」
張仲微負氣道:「都不消你管,我領了俸祿還錢。」
林依淡淡道:「沒問題,不過領了俸祿,得先把養家的錢給我,剩下的才能拿去還賬。」
張仲微沒想到林依如此精明厲害,唬住了。林依拍了拍他肩膀,笑道:「急甚麼,嬸娘是你親母,難不成還給你算了利息,設了期限?」
期限、利息,自然是沒有的,但誰能保證方氏不會上門來討債?討兩貫多錢,張仲微不怕,可方氏接去的借條上,寫的是十貫,這若被林依知道……
一想到這個,張仲微冷汗直下,後背涼颼颼,心中升上悔意來,但他不願在林依面前露了怯,更怕林依讓他去把借條討回來。於是強作鎮定道:「你說的是,自個兒親娘,又沒設期限,不急,不急。」
林依瞧出了張仲微的異樣,但她沒往深處想,只以為是他擔心那幾個俸祿不夠還賬,其實她剛才也是一時氣話,若張仲微真拿不出錢來,她還能坐視不理?再說她開店賺錢,全靠張仲微朝廷官員的身份庇護,少了他,哪來這樣好的生意,實不該同他分甚麼彼此的。
夫妻倆各想着心思,但都沒開口,沉默坐了一會兒,張仲微起身,稱要去工地轉轉。
林依存心要讓他擔點責任,攔住他道:「大嫂說了,她陪嫁的田產都在四川,雖收了租,錢卻一時半會兒運不到東京來,加上二房開銷又大,她只拿得出這兩枚銀元寶,能值多少錢,想必你也看出來了。」
張仲微看了看錢匣子,又看了看方氏所借的兩貫余銅錢,問道:「錢還不夠?」
林依丟了賬本到他跟前,道:「你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就這幾個錢,哪裏夠用,等酒樓蓋成,外面要搭花門,裏面要刷牆,購置桌椅器皿,還要僱人,採辦酒水,照我估算,咱們至少得準備五十貫足陌,現今已有了二十二貫,還剩二十八貫沒着落。」
二十八貫,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