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字辭修,畢業於浙江省立第十一師範學校第二期。1919年以備取生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炮科,直皖戰爭爆發後,軍校一度停辦,遂南下廣州,在新建粵軍第一師第三團服役,並加入中國國民黨。1922年6 月從保定軍校畢業後,入浙軍。同年12月投奔鄧演達,任粵軍連長,擔負孫中山大元帥府的警衛。1 923年在西江戰役中受傷,受到蔣介石的慰問。次年黃埔軍校正式成立,隨鄧演達到軍校 ,陳誠黃埔軍校因背誦「三民主義」結識浙江老鄉蔣介石。
蔣介石信奉曾國藩的識人術和御人術。他與部下見面、交談,習慣於觀察這人五官是否端正,是否大氣,交談中,凡阿諛奉承者、在他面前唯唯諾諾者、其貌不揚者,都很難被重用。他用他的識人術,得了很多人才,但也漏了些英才。
陳誠陸續擔任教育副官、炮兵科教官、炮兵隊區隊長等職。在參加二次東征戰役中,東征危急時刻陳誠連發三炮,皆中敵軍大本營,阻止了敵人的進攻,受到蔣介石的讚賞,人稱陳誠「三炮起家」。1 925年任黃埔軍校炮兵科科長、第一補充師籌備處處長兼第三團團長 。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時,率第六十三團(由第三團改稱)參加東路軍,進攻浙、蘇、皖。因戰功及師長嚴重的推薦,升為第二十一師代師長。
陳誠因撤換作戰不力的六十一團團長李樹森,引起黃埔同學不滿。他們聯合起來到何應欽處倒陳陳誠。何應欽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生,在黔軍任職時為「士官系」首領,與軍中「保定系」形同水火;何應欽在黃埔軍校時任總教官,與任教育長的「保定系」鄧演達教育觀點相左,而陳誠是鄧演達的親信,因此何應欽心理上對陳誠比較排斥。
1927年夏天,北伐軍與孫傳芳的五省聯軍在龍潭激戰,正巧陳誠胃病發作,痛疼不已。可他深知龍潭一役重要,毅然帶病上戰場,坐在轎子上指揮21師作戰。期間,因為形勢緊張,他數次從轎中跌落。龍潭大勝後,論功行賞,有人向何應欽告發陳誠坐轎子打仗。何應欽不作調查,就以「軍人坐轎指揮作戰鬥,成何體統」為由,撤去陳誠21師師長之職。
陳誠帶病作戰,幾乎丟了性命,未受嘉獎,還被撤了職,氣得臥床不起,從此兩人產生芥蒂。後來,在蔣介石親自過問下,陳誠才恢復原職。不久,蔣介石下野,何應欽毫不客氣地再次撤掉陳誠師長之職。讓何應欽想不到的是,僅僅4個月,蔣介石捲土重來。重新掌權後,蔣介石任命陳誠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中將警衛司令,不僅如此,蔣介石還解掉了何應欽第一路軍總司令之職。
看到何應欽落此下場,陳誠得意地宣稱:「我是與領袖共進退的人,不象有人,落井下石。」何應欽聽了,氣得七竅生煙。
自此,他們結相互槓上了。陳誠與何應欽之間的矛盾,蔣介石心裏面清楚,樂見其爭,左右平衡,這正是他的馭人之術。何應欽吃虧時,老蔣就給他一些補償;當陳誠受委曲時,蔣介石又給陳一點甜頭。老蔣的權術是扶弱抑強,防人做大,縱使你有一身本領,也不得不仰委員長之鼻息,離他不得。
1930年5月,中原大戰時,劉峙的侄子劉天澤在陳誠手下任團長,陣地被馮玉祥部隊衝垮而後退,陳誠要槍斃劉團長。何應欽受託為劉天澤求情,陳誠聲言:「莫說是劉峙的侄子,就是何部長的親生兒子,我也照樣槍斃!」
1930年,北伐結束後,何應欽負責裁兵編遣。在整編過程中,以陳誠的兩個警衛團和第十七軍的四個步兵團組成第11師。蔣介石原想任命陳誠為師長,但遭到何應欽的反對,何應欽何認為陳誠資歷太淺,難以與劉峙、顧祝同等資深將領平起平坐為由,只能任副師長。陳誠得知這一消息後,一氣之下跑到上海,不肯就任副師長之職。何應欽、陳誠交惡從此開始。
後陳誠經蔣介石派人勸說,才勉強到任。
11師戰鬥序列為師長曹萬順,副師長陳誠,參謀長羅卓英,
第31旅,旅長桂永清,第61團,團長關麟征,第62團,團長蕭乾; 第32旅,旅長林 蔚/殷祖繩,第63團,團長吳良琛,第64團,團長霍揆彰;
第33旅,旅長余仲麒,第65團,團長李明,66團,團長滕雲。
陳誠,羅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