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百姓來說,生存在此亂世,好似無論在何地,殺戮都絕不會少。無論是城池之內,還是城池之外。
那些握有權力、勢力之人,為了更大的利益,更大的名利,似乎永不疲倦地去爭鬥、殺戮。
身敗垂亡也好,功成名就也罷,最終還不是要化作一堆黃土?對於弱小的百姓來說,每日所求的不過是一頓飽飯罷了。
只是,在此亂世,一頓飽飯,或許也沒那麼容易得到。
衛仲道成功坐上衛家家主之位,有了衛家這一豪門巨頭的竭力相助,文翰接下來要做的事,也不必再瞻前顧後,縮手縮腳了。
在文翰和戲隆的商議下,他們接下來的一步,則是要衛家為他們暗中收購河東的荒地。為何要如此做?
全因,文翰說出的一想法,屯田制。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農民墾種荒地,以取得軍隊供養和稅糧。不過這個屯田啊,倒不是曹操的發明,其實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了屯田這一措施的出現。
當時秦始皇與匈奴交戰的時候,發現每次戰爭持續的時間都不長,但匈奴常犯邊境,所以為了能夠長期作戰。
始皇帝使蒙恬將十萬之眾,北擊胡,悉此河南地,因河為塞,築四十四縣城,讓十萬士卒在邊境屯田,以充糧食,糧食足以,便能與匈奴長期作戰。
後來,曹操將屯田這一措施,改善,並以大力推行。將屯田分為軍屯和民屯。屯田民徵收租稅的辦法,又為『分田之術』,即官府提供土地,收穫的穀物按比例分成。這樣一來,百姓有糧可食,便可安心生活作業。
文翰又將屯田稍做修改,原本曹操的分田之術,是以六!四分,而文翰則以五五。又因此間,在河東有許多流民,這些人根本無買谷種的資本。
文翰改為這谷種由官府來出。這樣,就能吸引大多的流民加入,屯田的推行也將會以一種極快的速度覆蓋整個河東。
這些流民有地可耕,有糧可食,就以滿足。那麼他們就不會受河東周邊的叛亂賊子的招引,加入叛軍。這樣一來,也可大大減少叛亂的蔓延。而文翰得之的好處不少,有了充足的糧食,那麼他就不怕,河東的豪門人哄抬糧價,來威脅他。而且,有了足夠的糧食,他又可省下一筆很大的花費,不用向他人購買兵糧。
有糧,就能減少叛亂,令百姓、流民穩定安居樂業,而他又不用擔心日後大戰,無糧可用。這可為一舉三得的措施。
戲隆雙眼放光,好似在看神人似的望着文翰。他越是用這種眼光,文翰就越不好意思。因為這屯田制幾乎與曹操所實行的差不到哪裏去。文翰盜用了自己至交好友曹操的想法,心裏難免不會覺得有些羞愧難當。
不過,羞愧歸羞愧。當今他想要治理好河東,這屯田制就必須要用。做大事者不拘小節,文翰只好這樣告訴自己。
「主公真乃神人也。這屯田制一出,河東豪門人在這糧食上就再也不能向主公構成威脅。而且,這屯田制在未來對整個河東勢力的發展,有着莫大的好處。有足夠的兵糧…我們就可以…」
「噓,噤聲。此措施要大力實行,當前還有許多難題。首先,這河東大部分的土地都在豪門世族的手中。要實施此措施,就必定要有土地。」
「呵呵,主公這點就不必擔憂。有衛家在,我等大可不必出面。讓他們暗中收購。而且這屯田不需肥沃的土地,荒地便可。荒地的作用不大,如果有人願意有不錯的價格去收,那些豪門人定然會出手。」
「嗯。不過,為了以防被人察覺。志才你可令衛仲道,再找幾個與衛家交好的世家一同去收。若是,只有衛家一家豪門去做此事,衛仲道與我交好,此事在河東已是人所周知,只怕會被一些有心人發現。」
「主公這顧慮甚是有理。這樣,我有一計。還請主公與衛仲道在河東人面前演一齣好戲。讓所有河東人都以為,衛仲道與主公翻臉。
然後主公先是出面收購荒地,然後衛家人有意與主公作對,亦大肆收購土地,且聯繫與他交好的豪門,一同與主公爭這土地。
兩虎相爭,必是兩敗俱傷。無論是主公官府一方,還是衛家一方,這些豪門人都樂意看到你們因爭鬥,而傷及勢力的筋骨。
當他們還蒙在鼓中,
第二百四十七章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