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攻克,長庚伏誅,人頭被北洋軍割下,傳東南,,那些還在騎牆觀望的滿清大吏紛紛向北方的袁攝政輸誠,東南的戰爭眼看着就要結束了。
在一片「和平」的呼聲中,中國最大的商埠、洋商勢力最強的城市上海,也在靜悄悄中宣佈「易幟」,和平光復。
主持上海和平光復事宜的謀主是江南製造局總辦張士,但真正的幕後主使卻是上海租界的各國領事。作為中國最大的商業中心,上海是列強對華經濟滲透的根據地,列強在這裏擁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這座遠東第一大城市絕不能受到戰火的摧殘,這一點是所有外國領事的共識,所以,他們果斷的出手了。
在各國領事的主持下,張士很快就取得了上海各界的支持,被推舉為上海都督,製造局守軍反正,商團也被洋槍武裝起來,在列強炮艦的掩護下,在一天之內就順利的控制了南市、閘北、製造局,沒有遇到任何抵抗,江蘇布政使兼上海道台瑞就擒於道台衙門,後被「禮送」出境,躲入租界。
面對搶先動手的立憲派,本欲在上海華界動起義的光復會和同盟會無奈的放棄了原定起義計劃,將骨幹力量撤回浙江、福建,加強這兩個已光復省份的革命力量。
上海光複次日,攝政大臣袁世凱正式委任張士為江蘇布政使,北洋宿將王士珍以江北提督銜署理江蘇都督。
在一片稱頌聲中,南北和談會議的會場正式由上海公共租界遷到華界南市,在偽清道台衙門繼續進行,現在的和談雙方已經取得了一致意見,革命派不再將袁世凱當做革命對象,同時,袁世凱和立憲派人士也不再堅持君主立憲,雙方共同向清廷施加壓力,敦促其儘快頒佈讓國詔書,實現共和國體。
面對共和的大好局面,身在遠洋郵船上地同盟會領袖孫先生來賀電,福建的同盟會領導人宋教仁來賀電,正在浙江主持軍政事務的光復會領袖陶成章來賀電,湖南的共進會來賀電,河南地奮進會來賀電,湖北地共和軍總司令趙北來賀電,駐軍蘄州的光復會大都督熊成基也來賀電……
在一片叫好聲中,還夾雜着一些不協調的聒噪,身在日本的保皇派腦人物康有為出通電,重申他擁護清室的一貫主張,雲貴總督錫良出通電,威脅要擇日起兵北伐,並立即遣散了雲南、貴州兩省地全部新軍部隊,而代之以新招募的綠林武裝,陝甘總督升允也積極招募壯丁,與山西頑固派加緊勾結,準備以武力解決革命勢力……
日本政府向各國駐華公使出外交照會,宣佈組建長江派遣艦隊,這支艦隊將前往長江口一帶,與英國艦隊一同「保護各國商民權益」,俄國政府也出外交照會,就同盟會在東北地區策動地綠林起義提出警告,並與日本進行磋商,共同增派部隊分別進入北滿和南滿地區,「保護中東鐵路」……
不管外國人怎麼看。也不管中國人怎麼想。革命已經進行到這一步。似乎已經沒有退路。無論是同盟會還是光復會。都做好了應對外國干涉地準備。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如此。
……
乍暖還寒地初春時節。江水還是刺骨地冰冷。寒冷也使江里地魚兒失去了胃口。現在還在江上釣魚地人。要麼是經驗豐富地老漁翁。要麼就是根本沒打算真正釣上魚來地俗人。或是為了打時光。或是別有目地。
長江上一艘小漁船正隨着風浪起起伏伏。天陰得厲害。眼看就要颳風下雨。這種天氣。本就不是釣魚地好天氣。尋常漁夫是不會在這種天氣里蹲在漁船外地。可是這艘小漁船上卻蹲着一人。一身漁夫打扮。惟獨那腦袋是光溜溜地。別說辮子。便是一根頭也沒有。
這人一手提着根細長地釣杆。另一隻手拿着一杆旱煙。放在嘴裏「吧嗒吧嗒」有一口沒一口地吸着。一雙三角眼虛眯着。不時地在江面上掃來掃去。卻壓根不去瞧那隻紅白相間地洋魚漂子。
這是一艘很普通地漁船。江南水鄉地味道。船頭微翹。烏篷可以從船頭一直拉到船尾。船尾地一側是一根腳蹬地船槳。船尾地最後邊還有一根櫓。既能用來當槳。也能用來當舵。叫好船工來伺候地話。可以行駛飛。完全不需要帆~:。
那釣魚的漢子抬起頭,看了看遠處,仿佛看見了些什麼,於是向那船篷里喊了一聲:「把那洋人的望遠鏡拿出來,瞧
第135章 灰色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