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來,天氣開始變得寒冷,原野之上,商旅一波一波的來,又一波一波的走。燃字閣http://m.wenzigu.com
在西南的土地上,名為華夏人民政府所管理的這片地方,幾座大城附近的作坊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增加。或簡單或複雜的驛站節點,也隨着商旅的來往開始變得繁榮起來,周圍的村莊依託着道路,也開始形成一個個更為明顯的人群聚集區。
七八月間發生在成都的一場場騷亂或是盛會,隨後也給西南帶來了一批龐大的商貿訂單。民間的商販在見識過成都的熱鬧後,選擇進行的是簡單的錢貨交易,而代表各個軍閥、大族勢力過來觀禮的代表們,與華夏軍取得的則是規模更為巨大的商貿計劃,除了第一批精良的軍用物資外,還有大量的技術轉讓協議,將在之後的一兩年裏陸續進行。
對於這些軍閥、大族勢力來說,兩種交易各有優劣,選擇購買華夏軍的火炮、槍支、百鍊鋼刀等物,買一點是一點,但好處在於立刻可以用上。若選擇技術轉讓,華夏軍需要派出熟練工去當老師,從作坊的構架到流水線的操作管理,整套人才培養下來,華夏軍收取的價格高、耗時長,但好處在於往後就有了自己的東西,不再擔心與華夏軍交惡。
此時在外界,武朝名存實亡、解體不久,每一支新興的軍閥、勢力都還處于敏感的調整、適應期。一些意識到武朝已管不到自己的軍法開始主宰自己的命運,部分名門望族開始從幕後走到前台,胸懷天下的名門子弟準備擔起自己的責任,而在戰亂中經歷了無數苦難的人們,則開始高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這期間,也有部分地方的官員仍舊在等待着武朝天子的回歸,但誰是喊口號,誰說的真心話,還需要時間來予以驗證。
如此混亂的局面、複雜的過渡,說不準誰保證不了自己治下人民的吃食,就會舉起刀兵開始向附近討食。因此首先買下一批西南出產的刀槍火炮,乃是讓自己能在這亂世存活的最可靠保障——當然,這也是華夏軍的事物官們在推銷產品時的慣用說辭。
而由於西南剛剛經歷了戰火,材料和生產線都非常緊張,武器的訂單也只能秉承先到先得的原則,當然,能夠大量提供武器材料,以金屬換火炮的,能夠得到稍許的優先。
這當中,交遊廣闊、野心勃勃的劉光世便是華夏軍的第一個大客戶,以大量的鐵、銅、糧食、礦石等物向華夏軍訂購了最大批的軍資。整個訂單談妥、報上去後,就連見慣大世面、在八月代表大會上剛剛接下主席職務的寧毅也忍不住嘖嘖稱嘆:「敞亮、大氣,劉光世要火,就該他當老大……」
話語之中恨不得將自己這個老大的頭銜都讓給他,再多換點訂單來。
當然,訂單確實已經夠了,自劉光世往下,一筆筆主要集中在軍工方面的訂單與意向,足夠讓華夏軍將目前的生產計劃做到兩年之後。
而在物資之外,技術轉讓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門,有的是請華夏軍的技術人員過去,這種方式的問題在於配套不夠,一切人員都要從頭開始進行培養,耗時更長。有的是自己在當地召集可靠人員或者直接將家中子弟派來成都,按照合約塞到工廠里進行培訓,路上花些日子,成才的速度較快,又有想在成都本地招人培訓再帶走的,華夏軍則不保證他們學成後真會跟着走……
當然,越是人性化的、相對複雜的培訓方式,收費越高。這也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劉光世同樣購買了最為昂貴而且關鍵的數項軍工技術,至少從合同上來說,此時華夏軍的全套軍工產業、除火箭外,他都將完完整整地複製一套過去。這樣的訂單雖然也要掏空他的家當,但周圍各路軍閥在數年之內,都必將對他馬首是瞻,包括寧毅,在見到包括嚴道綸、於和中在內的一幫使節團成員時,都有着非常溫暖的笑容。
這樣的商貿有來有往,自九月起,從成都到劍閣的水陸商道上車船往來、絡繹不絕,在劍閣附近的崎嶇山道、棧道都由華夏軍的工程兵仔細地拓寬、加固了兩倍。至於出川的水路更添繁榮,嘉陵江上大小船隻往來,各個造船廠都加快了速度趕工。
附近的大小勢力如今都忙着將物資往西南運,東西先運到,火炮才能先運出去,火炮運出去了,不管是討賊還是防賊,就都能夠佔有先機——華夏軍事務官們的這番說話也是正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