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蓮教徒」
劉建看着劉重,皺了皺眉頭。
「稟公子,我們在追查奸細之時,便發現了其中有一些人因為詭秘,原本我們以為他們也是奸細,但細查之下,發現他們是山東的白蓮教徒,屬下覺得此事棘手,故而前來向公子稟報」
劉重拜道。
劉建聽後,心頭一沉,這白蓮教怎麼也牽扯其中了啊。
「這是怎麼回事,為何會有白蓮教的身影」
劉建問道。
「此事我們也不知,屬下只是來請示公子,這些白蓮教徒我們已經鎖定,但並未揭穿他們,屬下特來上報公子,請公子定奪」
劉重拜道。
劉建聽後,低頭沉思起來。
說起這白蓮教,來頭可不小。
白蓮教實際上是一個民間宗教結社發展而來,從唐宋之後便開始興起發展。
其根源來自於佛教的淨土宗,相傳淨土宗始祖東晉的釋慧遠在廬山東林寺與劉遺民等結白蓮社共同念佛,後世信徒便以此為宗。
北宋時期淨土念佛結社盛行,多稱白蓮社或蓮社。
到南宋紹興年間,吳郡崑山僧人茅子元,在流行的淨土結社的基礎上創建新教門,稱白蓮宗,即白蓮教,白蓮教由此開始興起。
初期的白蓮教主張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的教指,以期往生西方淨土。
茅子元還採用天台宗教理,繪製圓融四土三觀選佛圖,以佛像,圖形和比喻解說佛土的高低,簡化並統一前人製作的念佛修懺儀式,製作白蓮晨朝懺儀。
一開始白蓮教的參加者之間只是鬆弛的社友關係,社與社互不相屬。
但茅子元則將其改為師徒傳授,宗門相屬,他在澱山湖建白蓮懺堂,自稱導師,坐受眾拜,又規定徒眾以普覺妙道四字命名,從而建立了一個比較定型的教門。
實際上從一開始,白蓮教只是一個脫胎於佛教的教門而已。
這與漢末之時脫胎於道教的五斗米教,太平教類似。
然和太平教一樣,到後來,白蓮教就變味了。
孟元統一中原後,白蓮教受到朝廷的支持,進入全盛時期,廬山東林寺和澱山湖白蓮堂也成為了白蓮教的兩大中心。
這時的白蓮教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為號召,形成了一大批有家室的職業教徒,稱白蓮道人。
因其在家出家,而不剃髮,不穿僧衣,又被稱為不剃染道人或有發僧。
這一時期白蓮道人組成的堂庵遍佈南北各地,聚徒多者數千,少者幾百,有時盡然可以匯集近萬人,規模堪與佛寺道觀相比。
堂庵供奉阿彌陀佛,觀音,大勢至等佛像,上為皇家祝福祈壽,下為地方主辦佛事,也有一些修路築橋之類的善舉。
堂庵多擁有田地資產,主持者往往父死子繼,世代相傳,堂庵的財產實際上是主持者世傳的家產,有些頭面道人勾通官府,交結豪強,逐漸成為地方一霸。
經過長期流傳發展,白蓮教的組織和教義都起了變化,戒律鬆懈,宗派林立,有的教徒甚至夜聚明散,集眾滋事,甚至有些開始武裝反抗元廷統治。
至大元年,蒙元忌憚白蓮教勢力過大,下令禁止,至此白蓮教教徒開始對官府和蒙元抱有敵意,加之其信徒以底層百姓居多,大多目不識丁,又生活艱辛,故而當那場暴風雨來臨,黃河決堤,以及那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石頭人像現世之後,一些白蓮教組織成為率先反元的力量,紅巾大起義至此爆發。
領導人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鄒普勝等都是白蓮教徒,他們以明王出世和彌勒下生的讖言鼓動那些底層百姓,一時波及了整個大江南北,群雄並起,朱元璋也在這個時期開始慢慢積蓄力量,最終建立明朝。
明朝建立後,雖然朱元璋起身紅巾軍,但對白蓮教同樣採用了嚴禁的態度,故而幾乎是明朝剛一建立,白蓮教也開始蠢蠢欲動,洪武,永樂年間,四川,江西,廣東,山東,湖廣等地多次發生白蓮教徒武裝暴動,有的還建號稱帝,還有眾多農民起義也是打着白蓮教的旗號,最後均被鎮壓。
永樂
第一百七十二章:白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