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軍將營寨向着「朝歌」遷移,營盤被立起來之後,他們沒有片刻的停歇,對「朝歌」展開了攻城。
那時候恰好是孫林父從晉軍營盤要回到「朝歌」城內,詭異的一幕再次發生了。
或許也不能說詭異?目前各國對高層之間很講面子,一般不會逮住一陣往死里揍,碰上面了總愛表現得彬彬有禮。
正在攻城的楚軍有看到孫林父的隊伍,楚軍選擇的是不理不睬,放任孫林父這一支隊伍進城。
同時,楚軍並沒有趁着孫林父要進城藉機奪取城門,也就造成其它城牆段打得很激烈,城門前卻暫時停戰的景象。
這種事情壓根不可能發生在戰爭進入無所不用其極的年代,發現高官必定是玩命地撲上去,沒機會也會玩髒手段騙取城門,哪可能放走敵軍高官,再任由敵軍城池的城門開開合合呢。
回到「朝歌」城內的孫林父沒有去找衛君。
事實上,孫林父是私自去晉軍營中,沒有事先請示衛君衛衎這位國君。
衛君衛衎在針對晉國方面很執拗,該當小弟就當小弟,該搗亂沒機會也要創造機會搗亂。
所以了,史書上將目前時間階段的衛君衛衎和齊君呂環進行定位,成為「冥頑」二君組合。
齊君要恢復齊國霸業,專門跟晉國過不去很是能夠理解,他們實際上也有那份底氣再爭一爭老大的寶座。
衛國在某段時間也豪橫到不行,但是衛國從來沒有稱過霸,依賴於晉國的保護再跟晉國過不去,自身的實力或潛力不足以當老大,拉上宋國要跟晉國和楚國競爭咖位,算是很沒有逼數的一種了。
孫林父沒有跟任何人提起去晉軍營盤發生了什麼事情,回到城中盡心盡力組織城池防禦戰。
他內心裏卻是很清楚一點,衛國同時惹上晉國和楚國,註定在未來的數年乃至於十數年、數十年不會再好過,孫氏應該及早尋好下家了。
展開攻城的楚軍沒有上多少種類的攻城器械,僅是拿出了數量足夠的登城梯,攻勢則是打得非常猛。
話說,他們是不會打造攻城器械,還是想着解決掉城外的晉軍,在攻打「朝歌」這座衛國都城?怎麼就沒事先打造攻城器械呢!
楚國君臣的思維還是比較清晰的。
他們認為沒有擊敗晉軍,或是迫使晉軍撤兵,攻打「朝歌」會顯得很傻。
從軍事角度上來看,楚國君臣的思維很合理。
說不定他們會敗給晉軍,沒有機會去攻打「朝歌」,費那個勁去打造攻城器械為哪般?
誰又能想到衛君衛衎搞了那種調皮的騷操作,惹得晉軍憤然撤離「朝歌」,又給出時間讓楚軍攻打「朝歌」呀!
現在的攻城手段並不多,主要也是極少發生攻城戰,來來去去不過是讓士兵抬梯子衝鋒,架在城牆段再攀附而上。
當然,那是對大多數諸侯國來說,其中包括楚國和衛國。
晉國和鄭國在城池攻防戰的理解和對攻城器械、守城設施的應用上,主動和被動領先了九成九的諸侯國。
這一刻,心疼鄭國一秒鐘。
呂武等幾位「卿」抵近了觀看楚軍怎麼攻打「朝歌」這座衛國都城。
「攜其忿而蟻附之,夫戰之最也。」士匄對攻城戰有不小的心理陰影。
形容上面倒是很應景?楚軍士兵沒有多餘的策略,衝上去擁擠在城牆下面,排着隊來不斷從登城梯進行攀爬,瞧着就像是一群螞蟻那般。
守城的衛軍很忙,他們既要不斷朝城牆下射箭或是丟石頭,還要跟攀爬上城牆的楚軍拼殺。
倒「金汁」這種手段目前還沒有被創造出來,油鍋煮油再傾倒下去殺傷敵軍則是在殷商時期已經有了。
衛軍並沒有提前準備好油鍋來煮油,他們進行的是一種常規的守城方式,單純用士兵的拼搏來守衛城牆。
孫林父沒幹親自手刃楚軍的事情,指揮到一半得知衛君衛衎召喚,以為是發生什麼大事趕緊過去。
衛君衛衎心很大,知道楚軍會攻打城池還是又給睡了一覺。
所以,孫林父再一次看到衛君衛衎時,一眼就辨認出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