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淮南皓月冷千山(三)
「發出那種抱怨的人,都是些只能看家的愚犬。 我認為,就像董先生所說,朝廷征匈奴,只要處理得當,我們商賈也可以從中得到無數的財富啊。 」卜式說道。
劉徹聽到這話,不禁對卜式這個人有了興趣。
「朝廷想必十分苦惱於我等商賈大量使用奴隸之事,這不僅與高帝、文帝等發佈的釋奴令相衝突,也威脅到了我大漢的農業。 」卜式說道,「而為了征匈奴之事,朝廷以太倉之陳粟畜養着幾十萬馬匹,但是經過這幾年的消耗,我想太倉之中應該沒有那麼多的粟可以用來畜養馬匹了吧?」
劉徹的臉色隨着卜式的分析而越發地嚴肅起來,陳嬌也曾稍稍接觸過朝中的馬政,知道卜式所說的都切到了要點。 世人在描繪文景之治留給漢武帝的財富時,經常提到「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這一句,來到了這個時代,陳嬌才知道,劉徹將這些人所不能食的陳粟都用作了馬匹的飼料,所以大漢才能擁有幾十萬匹馬,常備騎兵防範匈奴。
遊牧民族以擁有馬匹的多寡來計算財富,而在西漢,數量眾多的馬匹卻成為國家一個負擔,原因在於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其居住環境適合放牧,養馬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同時馬匹是重要的食物來源;而對於以農業為基礎的漢民族來說,馬匹的作用主要在於戰爭與交通,為了飼養馬匹要消耗掉大量糧食。 李希曾經私下告訴過陳嬌,朝廷一整年七分之一的收入都要用於馬政,若不是有文景年間留下的大量陳粟,朝廷早已經不堪重負。
卜式繼續說道:「其實這兩者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匈奴自冒頓立國以來,已經繁榮了百多年。 人口眾多。 若朝廷肯將邊關將士擒獲的那些匈奴人賣於商賈,我想,以漢人為奴開礦、鑄幣的事情就會少很多。 而且,那些匈奴人比我們漢人更善牧,若讓他們為我大漢牧馬,想必我們就能得到更多更好地馬。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項,若朝廷能讓商賈參與這場戰爭……」
「卜兄。 」說到這裏的時候,賈杜康開口阻斷了卜式的話,說道,「此事,不是我們這些人可以隨便議論的。 我們還是喝酒吧。 」說完,給卜式斟上滿滿一杯酒。
卜式仿佛也意識到了什麼,看了劉徹一眼,開始悶聲喝酒。 劉徹也不說什麼。 只是笑了笑,說道:「時候不早了,我夫婦也該啟程了,就此別過吧。 」
「劉公子慢走。 」賈杜康四人拱手道。
看着劉徹等人的馬車漸漸遠去,賈杜康心中一片蕭然。 他當然是立刻就認出了陳嬌。 雖然他們的接觸僅有那麼幾次,但是他卻對這個女子印象深刻,只是沒想到那人竟然和淮南王府有關係。
難道她就是淮南王府的那位劉陵翁主嗎?自己的一切幾乎都是她賜予地,而自己也曾經答應過無論她有什麼樣的命令。 都願意去做。 只是,淮南王之事,事關生死,賈氏麾下還有那麼多人靠他吃飯……
「你不必胡思亂想。 」郭嗣之的聲音在賈杜康耳畔響起,驚了他一驚。
賈杜康抬起頭,看到郭嗣之正站在自己身旁,遙望着遠去的那一行人,說道:「她們和淮南王府絕對沒有任何關係。 」
「聶勝。 你派人去查一查那個卜式。 」離開了一段路之後,劉徹低聲對聶勝說道,「看此人的家世、品行、才能如何。 」
「是!」聶勝點頭,走到一邊對一個侍衛低聲說了些什麼,就看到那侍衛飛馬離開。
「陛下看來十分欣賞這個卜式。 」陳嬌開口問道。
劉徹也不掩飾,點頭道:「的確不錯。 只是,朕還要再看聶勝的回稟。 」
陳嬌心中忽然想到一句話:是金子總是會發光。 卜式雖然不再是輸財助邊的第一人了,但是卻依然引起了劉徹地注意。
「不提這個了。 」劉徹摟住陳嬌的腰。 說道。 「接下來我們繞道三輔回雍吧。 現在離祭祀之期還有十多日,足夠我們到那裏了。 」
提到路線。 陳嬌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你,為什麼要先到新豐,再繞這麼一大圈去雍地呢?」
劉徹對她這個問題,臉上現出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