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其他小說 > 葬元 > 第717、718節 祖籍故里,猶如雲煙。

第717、718節 祖籍故里,猶如雲煙。

    清單上赫然寫着:

    甲字號金銀類

    西域各色金幣一萬五千三百二十餘斤;

    西域各色銀幣七萬七千三百五十餘斤;

    金沙三千四百三十餘斤;

    西夏和金國金錠九千二百二十餘斤;

    西夏和金國銀錠十一萬四千八百七十餘斤;

    金佛像,金菩薩大小三十九尊,一千四百三十餘斤;

    銀佛像兩尊,兩百四十餘斤;

    五尺金樹一株,一千三百六十餘斤;

    三尺金馬一匹,五千二百四十餘斤;

    三尺銀馬一匹,兩千七百二十餘斤;

    一尺金狼一匹,八百四十餘斤;

    金酒壺一隻,三十二斤;

    金大雁,金海東青各一隻,五十八斤;

    金馬鞍兩副,一百八十餘斤;

    金刀一口,三十七斤;

    金背弓兩副,三十四斤;

    金箭九支,三十八斤;

    金箔佛經、金箔可蘭經、金箔書籍一百三十七卷,重九百四十五斤;

    黃金蘇魯錠頭一個,八十七斤;

    黃金馬鞭一對,黃金馬鐵八隻,黃金馬鈴一對,重七十八斤……

    李洛看的渾身都起了雞皮疙瘩,金銀竟然按照斤來算。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金銀,少數是寶石,皮裘和絲綢。

    至於什麼玉器字畫瓷器古董之類,一件都沒有。

    可見,寶藏的主人老鐵是一個俗氣又實在到極點的人。

    李洛算了算,所有黃金加起來,超過五萬斤,折合九十萬兩!

    九十萬兩…黃金!

    太嚇人了。

    白銀類加起來,近六十萬斤,折合千餘萬兩!能夠鑄造大唐銀幣一千多萬枚,能大大緩解目前唐國銀荒的局面。

    全部金銀加起來,折合白銀兩千萬兩!

    加上隴右攻略和甘肅攻略的錢糧物資馬匹所得,李洛發了三四千萬的大財!

    李洛有些激動的收起清單,夜裏睡覺都覺得有點不安穩。

    哪怕他是皇帝,面對這筆橫財,也難以淡定。

    第二天,李洛秘密召見劉衛泰,讓他率領他的旅,將所有金銀打封之後秘密運往關中。為此,李洛還調撥劉衛泰所部一千輛馬車。


    當然,李洛也沒忘記給崔秀寧寫信,告訴她這個天大的好消息。

    媳婦兒,我們發大財了啊,你高興不?

    …………

    正月初一,正是元旦新年。十幾萬元軍騎兵,氣勢洶洶的來到蘭州,隔着黃河與南岸的唐軍對峙。

    「轟轟!」皋蘭山上的唐軍大炮轟鳴起來,轟的黃河冰面破碎,數里寬的黃河頓時濁浪滔天。

    因為報仇雪恨而來,而戰意鼎沸的元軍,頓時為之氣奪。

    這還怎麼過河?唐軍火器如此犀利,渡河過去,要死多少人?

    元軍統帥恨恨的看着對岸的唐軍,只能下令待命,不敢貿然渡河。

    唐軍以數萬河防兵力,硬是逼得十幾萬精銳元軍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望河興嘆,別提有多鬱悶了。

    甘肅平章連連催促元軍過河,元軍統帥大怒,竟然狠狠抽打了甘肅平章的使者一頓,讓使者回去告訴平章,要想過河,就自己來打。

    大元勇士不是莽夫。明擺着要付出大量傷亡還討不到好的硬仗,為何要打?要是渡河時叛軍火器齊發,那不是給叛軍送人頭?不被火器打死,也會沉入黃河淹死。

    曾幾何時,不可一世、吊打天下的元軍,竟然開始畏懼唐軍了。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啊。

    唐國崛起以來,一場又一場勝利積累的軍威,使得唐軍士氣如虹,面對敵人變得日益驕狂。

    尤其是以唐軍海東時代老兵為代表的中下層武士,變得極其好戰,堅信唐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此時,唐主李洛已經去了臨洮狄道槐里,探望隴西李氏故里。

    狄道槐里是隴西李氏故居所在。可是數百年前顯赫的李氏故居,早就湮沒在歷史的煙塵中,附近只有村莊,已經沒有李氏祖居宅邸了。

    李洛看到煙消雲散的李氏祖居,神色悲哀的對左右說道:「白雲蒼狗,滄海桑田,數百年矣,不想零落至此啊。」

    附近的百姓得知大唐皇帝親來,都一個個激動不已的出門下拜磕頭,不敢抬頭仰視。

    「都起來吧,爾等乃我家鄉鄰,故人也,無須大禮。」李洛下馬,踩着積雪虛扶周圍的村民,「傳令,方圓二十里地的百姓,每家賞賜羊一隻,這是朕的回鄉之禮。另,七十以上身體健旺的父老,隨朕左右,陪朕在鄉中走走。」

    「遵旨!」侍衛立刻去辦。

    片刻之後,幾個鬚髮皆白的古稀老者,被侍衛領着顫巍巍的來到李洛面前,作勢準備一起下拜。

    事實上,他們下拜的動作是假的,只是個虛禮。因為按照華夏古禮,年過七十的老者,見到天子不用跪拜。

    除非,天子也是老人。

    「諸位長者年高,免禮免禮!」李洛立刻止住他們行禮。李洛要是大喇喇的受他們跪拜,就是「無禮」。往大了說,就是失德。

    幾個老人順勢止住下拜的動作,拄着拐杖鞠躬道:「小老倌兒,見過官家。」

    所謂華夏禮儀之邦的說法不是虛的,和後世不同,古代對禮節看的很重,哪怕是鄉村百姓,也知道古禮,並千古傳承。

    尤其是隴右這樣華夏文明的源頭之一,禮節更重於南國。

    比如他們的自稱「小老倌兒」,就很有講究。

    老倌兒,就是先生,長者之意,也就是「老百姓」的本意,是百姓代表。年紀大的老人,必須得到尊重。老人自稱老倌兒,不是自矜,更不是倚老賣老,而是要向年輕人言傳身教,本身就是在維護倫理。

    所以,老百姓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的,你起碼要能活到古稀之年,這在人均壽命短的古代,並不多見。

    哪怕面對天子和皇后,古稀之年以上的老人,都能不拜不叩。早在周朝甚至更早,這種禮儀就存在了。

    從漢朝開始,歷代就賜予七十歲以上老人鳩首杖的傳統,漢朝規定,膽敢欺凌鳩杖老人者,等同欺君之罪。從上古到明清,老人始終擁有特權。

    所以,呂后把商山四皓請出來為孝惠撐腰,太祖就知道孝惠的太子之位無法動搖了,只好熄了改立趙王的念頭。

    「長者年高,腿腳不便,受朕傳召而來,朕甚不安。」李洛拱手作揖。

  



第717、718節 祖籍故里,猶如雲煙。  
武獵推薦:  神洲藥主  演天  大夏伶仙  長夜國  
隨機推薦:  閃婚夫妻寵娃日常  絕世龍帥蕭子寧白惜凝  葬天神帝  荒古武神  桃源俏美婦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葬元"
360搜"葬元"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