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張鳳翽,可能有許多人不清楚。但提起松坡將軍,估計大多數人對其履歷就有些了解了。松坡將軍是在辛亥時,領導了滇省的新軍起義。而張鳳翽,和他一樣,是在同一時期,領導了秦省的新軍起義……
白貴收起了信,將信件用布包好,疊了幾層,放在了包裹裏面。
什麼叫做人脈。
秦省很大,這時候的秦省有着近千萬的人口,可去除百分之九十的文盲,再去除一些地位低的儒生,再以秀才功名為門檻,精英階層的就變得很少很少了,千不存一。進了這個圈子,認識一名後世有名氣的人不是什麼難事。
張將軍和松坡將軍也是秀才功名出身。
收斂浮動的心思,白貴從鏡中兌換出了後世日文的學習手冊,在這沒有拜訪前的空隙,絕不能放棄對日文的學習,這不僅僅是為了府試。
自東瀛國明治維新之後,此時的日文已經和古日文不同,古日文是被東瀛人稱為漢文的。
後世對日文的研究學習方法,已經先進到難以附加。
有了一本較好的日文教材,學習日文事半功倍。
攤開散着墨香的書卷,他學了一會,頓感艱辛。學習經學,還有從前國學的底子,只需再次苦讀就行,可日文卻是有些無從下手,
他想了想,腦海里再次浮現出了崑崙鏡,金澄澄的鏡面上寫着一行行的簡體字,在天賦那一欄上,有「勤能補拙」、「多勞多得」、「溫故知新」三段字,都是他的事功天賦。
事功天賦,代表着後天努力。
「得到縣案首,朱先生的認可,古縣令的賞識,徐先生的讚揚,鄉人的親近,道功也增加了……」
他深吸一口氣,看向道功那一欄,道功則好像取自「天道酬勤」,每取得一項成就,都會增加鏡中道功的點數,他此刻的道功已經累計到了二十點,最多的是得到縣案首,足足有十點。
「是否兌換百伶百俐天賦?」
心中隱隱傳來一個聲音,他內心點頭稱是。
剎那間,他覺得自己思維思索速度比平常的自己高了一個層次。如果說,先前是每有所得,皆是聚沙成塔而來,那麼現在,就像是陸遊說的那樣,「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道功點數化為一空,他心思突然有些失落,又有期待。
患得患失。
腦海中的鏡面隱去,他再次去看日文,生澀的書頁變得有些簡單,容易些了。
不管是哪國哪地,文化總有些許相通之處。
這也是趙元任這等天才學習其他語言如此迅捷的原因。只不過大多數人對此相通之處,難以捕捉,但此刻白貴有了前人編寫的教材,又有了「百伶百俐」的天賦,讀這本日文書也是容易不少。
不過再強的天賦,也要有人教習,不然一口的鄉間俚語,是會被人嘲笑的。
比如東瀛的京都人就會嘲笑其他地方的口音不正。
學習英吉利文,也是以一口倫敦腔為上等,阿妹肯國的口調可是被歧視為鄉下人。
一上午的舟車勞頓,下午又應酬鄉人,看了一會書,白貴就打起了瞌睡。
他這一睡就是一夜。到了趕早的時候,天還未亮,他就睡醒了、
生物鐘將他驚醒了。
他從屋子裏走出去,熟悉的鄉里,和縣城的書院有很大不同。一景一物都有些不同,書院的地板是石頭砌的,道旁種滿了松柏、寒梅、叢竹。而鄰家種的樹是柿子樹,壓在牆瓦上的一小截樹枝,還能見三三兩兩的細小花苞。
等到秋日,就能長出香甜的柿子。
「這時祠堂的學堂應該有人去早讀了吧!」
白貴估摸着。
他總是第一個去祠堂學習的蒙童,連帶着其他蒙童也一大早被迫被父母趕來,內卷到了極致,那時候,村里蒙童大多打着哈欠抱怨他,但也是入了學堂,就坐下來苦讀了。
他摸着黑色,穿好了鞋,將在縣城置辦的禮品提了兩手,就推開笆籬門,走了出去。
村東頭的老家距離祠堂有些遠,他走了大約半刻鐘,抵達了,迎面便見到跛腳老漢正提着熄了火的
51、師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