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群體是指由若干個體為實現群體目標且以特定方式組合在一起進行活動的人群結合體。筆硯閣 m.biyange.com群體的工作環境、工作性質等對每位成員在心理上都會產生特定的影響。不同職業的人群構成不同的群體,每種職業都有其特有的環境與組織,因而也有各自獨特的心理衛生問題。
一、職業與心理衛生
勞動就業對於每位社會成員是提供生活資料和取得報酬的保證,也是他們通過勞動為社會盡義務的前提,並由此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在正常的社會裏,成年人總是在從事着一定的職業勞動,因此,職業與每位成員的身心健康休戚相關。某些有害因素雖然短時間內作用不很明顯,但卻具有慢性刺激的效果,會對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一)勞動自身的因素
1單調而重複的操作勞動易引起抑鬱和疲勞。人都有追求新穎、尋求刺激的基本需要,而單調重複的操作勞動違背了人的這一基本需要。據報道,勞動不到1分鐘就重複操作的工作,要比隔3~30分鐘才重複一次操作的工作更易使人患失眠、腸胃病和抑鬱症。
2無章可循、變換頻繁的工作不利於身心健康。有些工作,變換頻繁,需要較長時間的調節適應,如晝夜倒班易造成生活節律紊亂,容易引起睡眠障礙、精神不安、食欲不振等症狀。據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持續從事夜班的工人,神經症、心臟病發病率高於白班工人,同時由於注意力不易集中、反應遲鈍,判斷力也受影響,故夜班事故也較白班為多,這可能與體內生物節律被打亂有關。
3從事緊張、危險的工作易出現身心疾病。緊張危險的工作使人的注意力持續高度集中,使心理過度緊張,責任感及壓力過重,易引起神經症及慢性消化不良等症。如航空中心的調度及導航員,大交換台的接線員等都易患職業性神經緊張症。bb等人對4000名空中作業的交通調度員和800名空勤人員調查發現,高血壓病發病率前者比後者高4倍,而且患病年齡也較早,分別為41歲和48歲。
4隔離和孤獨的環境易導致疲勞和厭倦。隔離和孤獨的環境,如高山天文氣象台、遠洋貨輪、邊遠山區勤務工作、長年暗室等,工作單調,生活環境寂寞,容易使人產生疲勞和厭倦,影響身心健康。
5環境污染可影響人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改變人的情緒和行為。環境污染如噪音、振動、粉塵、高溫、不良氣味、冷凍、潮濕、擁擠、放射線等強烈刺激的延續,會影響人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改變人的情緒狀態和行為。以噪音為例,刺激的音響和怪誕的節奏,會破壞神經、心臟和血管的正常運動節律,使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害,使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平衡失調,導致條件反射異常及心血管功能紊亂。
(二)生理疲勞與心理疲勞
疲勞作為一種心理生理狀態,向來為人們所注意,特別是在應用心理學領域中,醫學心理學、勞動心理學和運動心理學的研究者一直在探討爭論這一問題,因為疲勞狀態是直接與人們的健康和勞動效果相關聯的重要因素。對於疲勞問題的全面理解,至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疲勞的指標(多半以活動的成效為衡量尺度)、生理機制和心理機制。
1疲勞指標
隨着疲勞因素的發展和增強,人的工作能力必定要出現明顯變化。也就是說,在長時間操作活動的影響下,人的工作能力往往下降,無法用其他生理因素解釋。另外,伴隨着這種工作能力的下降,人還有其他生理和心理變化的體驗(疲勞體驗)出現。因此,工作能力的下降就成了疲勞狀態的最重要的方面。
2生理機制
從生理學角度來看,疲勞是由機體內部能量的耗減而引起功能最佳狀態的改變。在疲勞狀態下,只能用加快心搏次數來維持原來的血液搏出量。由於單位肌纖維的收縮力下降而要完成運動反射,只有增加功能肌肉單位的數量。與此同時,植物性神經的反射活動開始紊亂,其他條件反射活動開始失調,因此,運動的速度和準確性下降。
3心理機制
從心理學角度解釋疲勞,不像生理學角度解釋起來那麼直觀,因為它是一種主觀的體驗,綜合起來,可歸結為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