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學政年逾四十,坐在那裏看不出身高。臉上表情肅穆,略向上翹起的一字胡很濃密,遮蓋住上唇,顯得面容嚴肅而刻板。
單眼皮微微下垂,看着眼前的小豆丁,眼神中有着質疑。上一次接觸到的「神童」,可是翰林學士的外孫,八歲就考下了「童生」。
那一次,讓學政可是「驚為天人」了。畢竟小孩的「開蒙」至少從三歲開始,而短短五年就對四書五經有了一定的認知,可是很難得。
眼下這孩子,看上去也跟八歲差不多,可根據試卷以及考生的登記記錄得知,此子方六歲,且家世並不顯赫,只有一寡母算是有運氣得入官場。
難道,今日又得見一「神童」?
「你且將《甫田》一篇默下來。」學政吩咐。
「是。」小寶應聲提筆。學政親眼看着那成熟的字體自小寶筆尖下生成「無田甫田,維莠驕驕。無思遠人,勞心忉忉。
無田甫田,維莠桀桀。無思遠人,勞心怛怛。
婉兮孌兮。總角丱兮。未幾見兮,突而弁兮!」
小寶寫得很快,畢竟早已倒背如流。
學政心中嘆服這孩子從容揮筆,都不曾思索就流暢地默寫下來,可見平日沒少下功夫。
「你可知其意?」學政問道。
會背還不夠,你得知道意思才行,這才叫「知其所以然」。
「略知。」小寶恭謹回答「大意是說大田寬廣不可耕,野草高高長勢旺。切莫掛念遠方人,惆悵不安心惶惶。大田寬廣……」
小寶的語速平緩,將《甫田》的譯文儘量講得既直白且簡單。以前楚清跟他說過,《詩經》既是詩又是歌,所以意會它的時候,要做到即便用大白話翻譯,也要帶有韻味。
學政邊聽邊點頭。這孩子真的是理解了內容,才能記得住的。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孫之穡,以為酒食』出自何處?」
「回大人,出自《小雅·信南山》」。
「此句何意?」
「是說農田無際整整齊齊,小米高粱有多茁壯茂盛。子孫們如今獲得豐收,酒食皆用穀物製作而成。」
小寶的回答依舊從容不迫,很是沉穩。
「你如何看《周頌·臣工》?」學政又出題。
按說,學政前兩題就已經完全可以給小寶一個好成績了。
但是學政心裏雖滿意,卻想探探小寶的「根底」,看看這孩子究竟學識達到了什麼程度。
所以這一題出的有些難度。若出在卷面上,完全就是一道「策文」題了。
小寶略加思索,便開口答道
「學生認為,這是一首讚揚周王關心農業生產的詩歌,大意是說周王勉勵農官們要『順天守時」』,貫徹執行國家的農業政策;
積極做好各項農業生產監管工作,包括修水利、改良土壤,如深翻、平整、輪作等,以提高糧食產量,祈求有豐收之年。
在這過程中,周王甚至還將親自下地視察秋收。從中可以看出,國家對農業的高度重視。
可在學生看來「王厘爾成」還不夠,還應「勸民而造」,並給與「相應之政」。
周王也好、農官也好,他們負責的是制定政策、監督管控,是自上而下的指揮,那麼也要鼓勵百姓自下而上的回應,具體來說,就是百姓要有自己的開創和嘗試。
如果在今天,我們依然守舊的只耕作已有的菽粟,不去發現、發展其他的農作物,不去想法增產增收,若是豐年還好,尚能餬口,那麼荒年或災年呢?」
「那依你看該如何?」學政來了興致,小小稚童,考慮問題有深度啊!
「學生以為,農民雖然每日耕作很是辛苦,但也不是日日都忙碌無比。
除了農忙,還有農閒。尤其是北方,冬季農閒時節更長。
雖然農閒也不是真的就閒着,也
第一百七十七章 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