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都市小說 > 國潮1980 > 第493章 搖錢樹

第493章 搖錢樹

    第493章 搖錢樹

    人所共知,北方人愛吃麵,南方人愛吃米。

    這個道理如果做進一步延伸,也就是北方人善做面,南方人善做米。

    京城屬於北方,老百姓對麵食當然情有獨鍾。

    如果說到京城有名的面點,京城人基本上都會提到「豐澤園飯莊」。

    這家由「傳奇大掌柜」欒學堂親手創辦的老字號。

    雖然從解放前到建國後,一直都是名流、權貴、高官宴飲的熱門場所。

    但這家高檔次的飯莊子,除了人所共知的招牌大菜「蔥燒海參」、「清湯燕菜」、「砂鍋魚翅」、「燴烏魚蛋」以外,還另有一些更接地氣、更惠民的絕活兒。

    那就是源於山東,又經過改良的八種麵食。

    烤饅頭、銀絲卷、山東槓頭、墩餑餑、豆沙包、喜字餅、咸花卷、小窩頭。

    這些「豐澤園」的經典面點,長久以來,被京城的老百姓冠以「八大件兒」的別號。

    這意思很明顯,無疑是說它們精緻好吃的程度,都能與餑餑鋪里的細點——「京八件兒」,相媲美了。

    最為難得的是,乃至到了特殊年代,「豐澤園」的大廚們都被強令去做「大眾飯」了。

    這裏的面點也沒斷了傳承,至少「烤饅頭」和「銀絲卷」還一直在做着、在賣着。

    所以這麼多年過來,「豐澤園」外賣部窗口,幾乎天天都是人擠人排着大隊,不賣完就不散場的熱鬧景象。

    如果要用電視劇《大宅門》裏白七爺的話來形容,那就是「饅頭,必須得是『豐澤園』的啊。」

    由此可見,京城人對豐澤園的面點有多麼的認可。

    可好吃歸好吃,一直以來,卻沒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豐澤園的麵食為什麼這麼好吃。

    大多數人都以為是人家飯莊的白案手藝好,必有獨特的製作方法,不外傳的絕活。

    才能把這普普通通的麵食做的出類拔萃,不同凡響。

    寧衛民也是這麼想的。

    尤其在他還非常清楚,三十后豐澤園的饅頭遠沒有今天的好吃。


    打心裏豐澤園的白案廚師一代不如一代。

    也就越發珍惜現在的時光,借着扇兒胡同離豐澤園距離近的便利,抓緊享受。

    經常跑過去專程買麵食。

    直到這個秘密像一層窗戶紙一樣,被「張大勺」輕而易舉的給點破了。

    寧衛民才知道自己又想錯了。

    豐澤園的麵食之所以好吃,其實關鍵的訣竅,就在那得自於新豐樓,至今已經傳了一百多年的「老面」上了。

    所謂「老面」,也叫「面肥」。

    有的地方叫「面引子」,或者「酵頭」。

    這是一種由一定的工序及方法做成的麵團,經發酵後形成的產物。

    科學點的說法,就是發麵用的天然酵母,或是有益菌培養基。

    還別看這東西外表普通,不過是個蜂窩狀的酸麵團,平時也只靜靜的躺在面袋兒里。

    可它的內在卻非比尋常,充滿了無限的生機和神奇的力量。

    用這玩意製作出的面點,會具有純正的糧食香味。

    無論勁道,還是彈性,都不是用酵母粉或自發粉做出來的麵食可以比擬的。

    至於如何弄到豐澤園的「老面」,整個過程對寧衛民來說,倒是不費吹灰之力。

    他就是約好了喬萬林共同跑了一趟,找人家直接要了一塊。

    原本去之前,寧衛民還想或許不會太容易呢。

    怕不是得跟人家廚師長好好套套瓷,弄不好還得依仗喬萬林的官身施加點壓力。

    沒想到到地兒一看,就發現當班的廚師長是個特別好說話的老好人。

    甚至於因此,廚師長對於後廚的管理簡直沒法看,廚房裏的狀況鬆散得特別不像話。

    人人都是憑自覺性來干日常工作,只顧自己的一攤兒。

    上班不但隨意說笑聊天,甚至還有廚師叼着煙在工作。

    根本就沒人把廚師長和來「檢查工作」的寧



  
鑲黃旗推薦:  重返1977  我被時間迴旋踢  
隨機推薦:  山村小神醫  開錯外掛怎麼辦  龍王醫婿  白骨大聖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國潮1980"
360搜"國潮1980"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