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得知孫策退出幾縣,除了派水軍送人去柴桑城駐紮外,還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計劃執行,部隊交替前進,並一路修築堡壘,並設立了幾個縣。
現在是九月,已是秋收之後了,孫策不僅把幾縣的百姓遷移走了,而且把剛收穫的糧食全部運走,短時間內他是不會缺糧的;且南昌周圍以及以南有大量的荒地可供開墾,只需除去雜草,翻耕之後就是肥沃的良田,百姓可以繼續在那邊耕作,使孫策有持續作戰的能力,將非常難以對付,加上孫策的繼承了孫堅的勇猛,讓流域不得不小心應付。
劉曄現在手裏有大量的荒地和孫策留下的耕地,不僅承諾勝利後對官兵進行大肆獎賞,他還準備用這些土地來吸引、安置山越人,並由此組建一支能征善戰的丹陽軍。
山越人之所以居住在險峻的山區,就是為了逃避稅賦和徭役,現在朝廷在這些山區設立了縣城,派駐官員和官兵,橫徵暴斂,殘酷壓榨,使得山越人的叛亂極多。
山越人與官府最大的矛盾是他們祖上從沒有交過稅賦,承擔過徭役。
劉曄準備採取高順建立軍戶的制度,在這裏也建立軍戶,每戶只需有一合格的士兵,便可免除全家的稅賦和徭役,且免費耕作一百畝地;劉曄現在手裏有大量的土地,非常適合執行,且用山越人來填充新佔領的幾縣,避免耕地再次荒廢,待幾代人過後,這些山越人也就與漢人無異了。
且把那些蠻橫有力的山越人吸納進軍隊,既加強了官府的實力,便於此後對抗董卓,又能減弱山越人的反抗,一舉多得。
在柴桑縣、彭澤縣和鄱陽等四縣周邊的山區便有大量的山越人,劉曄便讓各縣新上任的各縣官員廣泛宣傳,積極招募山越人為軍戶,並作為對他們工作的主要考核內容。
其實那些山越人也不是喜歡住在山區,只是被逼無奈,現在有了好機會,他們皆不願意放過,很想去平原地區生活,那裏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貿易發達,生活不用此前那麼艱苦了,只是他們不敢貿然相信漢人的話,決定派人前去試探一下,是否真的如宣傳的那麼美好,當兵吃糧,還分發土地,還不用承擔稅賦和徭役。
劉曄要求每五十一戶為一個村,分為五個什,另外一人擔任都伯,每村五千畝耕地,在廢棄的村落上建設房屋居住,即便條件當前有些艱苦,但是官府信守承諾,還是讓那些山越人相信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更多的人走出山區,接受官府的安置,同時,每戶出一人參軍,當然,必須滿足官府的條件,否則要與漢人一樣繳納稅賦。
每十個村為一鄉,安排一位鄉長;劉曄不敢在每縣安置太多的山越人,每縣安排兩千戶山越人為宜,剩餘的土地要安置漢人,只有漢人的數量佔主導地位,才能保持地方穩定;穿插雜居安置,也便於山越人與漢人通婚,跟隨漢人學習先進的耕作方式,加快他們接受漢人生活方式的速度。
到十一月底,劉曄率領的主力到達鄡陽和鄱陽縣,沿昌河東岸紮營,看着那成片片的肥沃良田,眾人非常興奮,只需打敗孫策,立功者都能分得一份耕地。
劉曄採取如此措施,牢牢掌握戰爭的主動權,讓孫策等人非常痛苦,秦關所佔領的地盤比較富庶,地盤大,人口更多,有更大的戰爭潛力,能耗的起時間和錢糧,而他們僅有一郡之地,且還主動放棄了四縣,人口更少,若是對戰日久,官兵疲憊,如何對抗?
為了預防萬一,孫策派朱治前往廬陵縣駐紮,修築防禦陣地,萬一南昌不可守,他可帶領官兵和百姓撤往廬陵縣繼續抵抗;同時讓孫賁攜帶孫權等家族成員前往贛縣,做同樣的事情,都是預防萬一。
這也是劉曄的辦法引起了他的靈感,劉曄採取步步為營的進攻辦法,他便採取節節阻敵的防禦戰術。
不過孫策的調整,很快便被潘璋和馬忠獲悉。
孫策沒有文臣協助,能做出這麼多防禦安排,確實難得,若不是敵對陣營,劉曄也起了愛才之心。
劉曄對孫策的防禦,做出及時調整。
孫策大軍安排在贛水和余水之間,那歷陵縣和海昏縣便孤懸在外了,於是,在穩定鄡陽和鄱陽兩縣的防禦後,準備發動西線攻擊,拿下歷陵縣和海昏縣;同時,通知秦關大軍儘快達到柴桑縣參戰。
第520章劉曄步步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