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此時實在是沒有力氣,蔡邕真恨不得不顧君臣之禮的蹦起來揍劉協一頓。太缺德了!自己飽學鴻儒,何時受過這種罪。即便是暴虐如董卓,對待自己那也是禮敬有加。
昏君!
眼見蔡邕閉目不理睬自己,劉協眼珠一轉,扭頭沖門外喊道:「來人,蔡中郎餘毒未清,還需再灌幾回。」
為了自己的胃不再飽受折磨,蔡邕不得不睜開了眼,只是看劉協的眼光不怎麼友善。劉協也不在乎,繼續說道:「蔡中郎,你想死的心我明白,但我絕不允許你現在死。知不知道,如今李傕等人雖然被暫時安撫,可一旦你死了,他們難免心中忐忑,到時一旦作亂,後果不堪設想。」
「聖上應該自稱朕。」
「啊,好好,只要你保證不死,我以後會注意的。」劉協有些哭笑不得,隨口敷衍道。
「聖上,我一死,可以讓許多人顏面上過得去」
「可也會讓許多人傷心難過,別人先不說,蔡中郎難道就忍心留下你女兒獨自苟活人世?要知道,失去了你的庇護,她一個弱小女子,將來能依靠誰?如今這世道這麼亂,這萬一要是落到壞人手裏」
「昭姬」還別說,劉協的這句話還真的觸動了蔡邕的心事,他在這世上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兒蔡琰。
自殺這種事許多時候都是一時衝動,等這股衝動勁過去了,你讓他死他都不肯。蔡邕想要一死,無非也是與王允想到了一處,那董卓當權期間暴虐荒淫,在漢室的後宮裏可沒幹好事。如今董卓已死,但漢室的顏面還需要用血來洗刷。蔡邕知道自己在董卓在世時頗受重用,在不少人眼中自己是董卓的同黨,而他現在求死,也是想用自己的死來給漢室一個交代。
只是現在劉協偏偏不願讓蔡邕死,就因為一點面子上的事就要損失一位賢才,這麼虧本的買賣,劉協才不干呢。不就是丟人嘛,反正漢室如今已經這樣了,該丟的人早就丟完了,就算再丟也沒什麼。丟人不可怕,關鍵是要在日後把丟的顏面找回來,那就夠了。至於一些虛名,無關緊要。
劉協這種要實在不要虛名的態度,讓蔡邕很是無語,倒是一旁的呂布,打心眼裏的贊同劉協的觀點。面子算啥,關鍵是要落到好處。
「聖上三思」
「我早就思過了。總之,我不許你死。回頭你要是敢再偷摸着死,我就找你女兒的麻煩,讓你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寧。」
對於劉協的無賴言論,蔡邕很無奈,他心裏明白劉協是為了不讓自己再尋短見拿女兒威脅自己,可這樣的言行,實在不是一個皇帝該做的。
「聖上,罪不及家小」
「得了吧你,我不需要你來教我這個,我懂。可非常時行非常手段,你不要以為我只是在嚇唬你,我這人說話還是很算數的。不信你就拿你女兒的終生幸福試試。」
不管劉協是不是真會在蔡邕死後找蔡琰的麻煩,蔡邕都不敢試,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這皇帝是說真的呢?到時後悔都沒處買藥去。
等到王允等人趕到蔡府的時候,蔡邕已經被劉協「說服」,答應不再尋死覓活,不僅如此,他還答應了劉協的任命,願意出任南安郡郡守一職。劉協讓蔡邕離開長安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劉協相信蔡邕不會為了替董卓報仇而去勾結李傕等人,而李傕等人在見到蔡邕出任南安郡郡守以後,對劉協將他們調離長安也就不會覺得不安。其次就是蔡邕的個人能力還是很強的,比起王允來甚至都是只強不弱,有他坐鎮南安,劉協就不必擔心長安的西邊會出現大的變故,哪怕涼州的馬騰、韓遂率兵來犯,有蔡邕在,也完全可以藉助李傕郭汜加以抵擋。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劉協擔心王允會趁自己不在長安的時候藉故弄死蔡邕。
離開長安去四周走走在劉協看來是必要的。人才匱乏是如今劉協最大的短板,雖然王允等人可用,但畢竟年歲都大了,而想要重振漢室卻不是三五年就能辦到的。後繼無人,才是劉協最需要頭疼的事情。趁着現在需要自己親自上陣的事情不多,多出去轉轉,招攬一些可以招攬的人才,這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朝廷的確可以通過徵辟招攬人才,可問題是但凡是有才華的人,都有那麼一點怪脾氣,你徵辟,他可以不就,單這一點就夠讓人惱火了,而如今的社會
第四章 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