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宵禁了,先生今夜就宿在宮裏吧!」
李承乾殷殷詢問,蘇有道點點頭,重又戴上了「羃籬」。
蘇有道,是雍州武功人。
太子李承乾將要迎取的是當朝秘書丞蘇撣長女,算是他的堂侄女。也就是說,蘇有道是太子岳父蘇撣的堂兄弟。
蘇家也是世代官宦人家,蘇撣的曾祖是西魏度支尚書,祖父蘇威是隋朝名臣、尚書左僕射,曾封邳國公。父親蘇夔,隋朝通議大夫,官至鴻臚卿,到了他這一代,則是大唐的秘書丞。
不過,那時候的官員尤其是文臣,本來就是被高門大姓所把持的,幾乎沒有哪個是平民百姓躍了龍門。朝中大臣隨便撥拉出來一個,往上數數,都有極耀煌的歷史,除了七宗五姓,其他官宦的門庭也沒什麼好吹噓的。
尤其是蘇有道,在蘇家並非長宗長房,幾代下來,已經沒落了。他有才學,是蘇家幾代下來如今最為傑出的人才,但是想出仕卻也不易。
走科舉?此時的科舉還只是剛具雛形,普通人家的子弟縱然高中,也不過是擔任一些閒職、散職或低級官僚,沒有可能往上爬的。
實際上終大唐一朝近三百年,門閥士族都仍然具有較大影響,近三百年大唐江山,四百餘任宰相,其中通過科舉爬上來的只佔一半,而這一半之中,出身高門大姓的仍然佔據了百分之七十,剩下那一部分也得依附於高門大姓,或通過姻緣、或建立聯盟、或投之門下……
真正的寒門子弟得以憑科舉入仕,一路青雲之上,大概還得得益於五代十國的打打殺殺,把高門大姓都殺光了,才使得科舉制度在宋朝真正得以貫徹實施。此時這個年代,武功蘇家在高門大姓中並不佔什麼優勢,蘇有道又不是蘇家的嫡系子弟,得不到足夠的資源栽培。
所以,輔佐太子,以從龍之功而掙脫正常入仕的途徑,他才有機會位列廟堂,官至宰相。蘇有道選擇了一條並不容易,但卻比按部就班更有機會的宦途之道。
太子李承乾把蘇有道送出了書房,喚人過來,送他去客舍休息。
蘇有道目光一閃,隔着「羃籬」,卻是看到了早已趕回來的羅霸道和紇干承基。蘇有道不禁微微一笑,道:「李魚,便是被高陽公主所指,誤入大牢的那人吧,原來他與二位是舊相識,卻不知時至黃昏,他找來此處,所為何事?」
太子聽他一說,也把目光向羅霸道二人投去。
羅霸道正想找個機會與太子說起此事,馬上道:「是這樣,城南道德坊勾欄院起了場大火,燒了個乾乾淨淨。李魚因與那勾欄院的班主相識,特意尋來,委託我二人,給那勾欄院中百姓謀個營生。」
紇干承基道:「我二人便想,皇帝正要建大明宮,需要大量人手。莫如把他們安排過去,不知太子意下如何?」
李承乾看向蘇有道,蘇有道聽到李魚這番安排,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不過他的面目籠在「羃籬」之下,旁人卻是看不到。
蘇有道微微一笑,道:「甚好,如此那些百姓有了謀生之道,免得生出亂子。於太子而言,也是一樁善政。」
李承乾見蘇有道也這麼說,便點了點頭,道:「你們做的很好,回頭便去閻大匠造那裏說一聲,就說是本宮相托,請他安排一下!」
羅霸道沒想到事情解決的如此順利,不由得喜上眉梢,心中暗暗感慨:「這要是我在西北,看着固然威風,可要照料這許多老弱婦孺吃飯,也是一件頭痛的事情。如今卻只需要動動嘴巴,哎!還是做官好哇!」
************
晚餐的時候楊思齊這個主人照例沒有出現。這個家是他的,可是無論怎麼看,都像是潘大娘、李魚、吉祥才是此間的主人,而楊思齊只是這戶人家養的一頭老黃牛,圈在後院兒里無怨無悔地只知道幹活。
問題是沒人虐待他,而是楊思齊就是這樣的性格,他研究起東西來,廢寢忘食。一日三餐,你給他做的菜複雜一些,比如燉一條魚,還得分神摘刺,他就懊惱的不得了。
但潘大娘又不想太委屈了這主人,所以就專挑刺少的魚買,燉熟了還小心摘淨了刺,再把魚肉鋪在米飯上。不過潘大娘這番好心估計楊先生也注意不到,因為他很可能連晚飯吃的什麼都不知道,他通常是一邊扒着
第242章 當時七夕笑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