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韁繩一拉,非常嫻熟地控制戰馬原地轉身,手中大刀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火光映照,顯得分外耀眼。
待得看清來人,徐榮終於知道他心底里的不安來此何處,原本應該已逃亡的李傕,此刻就這麼活生生地策馬緩步上前,在他身後,原本應該跟隨徐榮衝殺的帳下步卒,此刻卻彼此廝殺在一起。
這絲毫不奇怪,徐榮帳下兩員大將,李蒙和王方,都是西涼人士,與西涼同鄉李傕交情都不錯,尤其是王方,更是承李傕的恩情不少,這在西涼諸將中,並不是什麼隱秘。
說是廝殺,其實並不完全對,其實應該說是一面倒的屠殺,王方率領的原西涼軍銳卒,面對李蒙率領的新兵,不但戰力出眾,人數更多出近好幾成,只是這麼短短的一會兒工夫,李蒙麾下新兵已顯潰不成軍之勢。
徐榮心底里的苦澀湧上喉頭,差點就因此而噴出一口鮮血,到得這個時候,他哪裏還不知道,所有的心血,在今夜,已經是蕩然無存,他自己能否殺出一條生路,可也還是個未知數。
要是僅僅面對郭太,徐榮還非常有這個自信,可在他面前策馬緩步而來的,乃是號稱已故太尉董卓帳下排名第二的猛將。當然這只是大家明面上的說法,暗地裏,大家都公然,李傕號稱頭號猛將,其實也是實至名歸,只是因為有牛輔在,所以大傢伙才都這麼說而已。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牛輔看李傕,就是怎麼看都怎麼不順眼,二人一直以來,都有些不太對路。
徐榮此時反倒異常冷靜,不顧身後的郭太和白波軍,大刀一擺,橫在馬鞍上,高踞馬上,拱手對李傕道了聲:「原來是稚然兄,怎麼,稚然兄何時委身於賊了?」
李傕坦然自若,哈哈大笑:「都這個時候了,徐中郎將不為自己找條活路,反而關心起在下來了,放心,在下既然已與郭帥合兵一處,你這般挑撥,還是省省吧。」
「好!」
徐榮大喝一聲,右手抓起大刀,單手持着指向李傕,異常豪邁地朗聲道:「榮既已侍漢,又豈會再甘身為賊,今日正要見識見識稚然兄高招,殺!」
說到最後一句,徐榮已是高聲怒喝,狂催戰馬,帶着無邊的氣勢,朝李傕殺去。
李傕冷笑一聲,怡然不懼,手中長戟一挺,亦是催動戰馬,迎面殺來。
周遭火光大盛,照得場中如白晝一般,二人如兩支利箭,瞬間即衝撞在一起,兵刃交擊聲中,二人已是策馬交錯而過,各自在馬上身形晃動,顯是拼了個旗鼓相當。
可徐榮卻自家知自家事,心下駭然,這番真刀真槍的拼殺下來,他算是真正見識到李傕的武勇,大刀雖然仍舊穩穩地持在手中,可雙臂酸麻,血脈不暢,手指都在微微發抖,竟然一時都提不勁來。
周遭的喊殺聲已經弱了幾分,徐榮情知這個時候不走,這條命可就要交待在這裏了,當下一撥馬頭,往右邊斜刺里打馬疾奔,在那個方向,李蒙率軍的新兵,雖然已呈不支,卻仍在奮力抵抗。
「徐榮,哪裏走!」
身後傳來李傕的一聲斷喝,正是交錯而過後,勒馬轉身的李傕,他見到徐榮打馬逃離,當即一抖韁繩,催馬疾追,同時高聲叫嚷。
這句話,猶如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草莖,原本仍在拼命抵抗的新兵,聽聞主帥逃走,頓時個個沒了鬥志,僅僅是一瞬間的工夫,已是潰不成軍,四散逃散。
白波軍統帥郭太冷眼旁觀,仍未下令麾下加入追殺的行列,在他眼裏,奪下函谷關關門,可比追殺散兵和徐榮要緊多了,關外的大隊人馬,此刻仍未湧進關來,謹慎起見,他仍率軍牢牢地把守在關門前,警惕地注視着四周,一步也不準備離開。
函谷關,扼守洛陽的西方門戶,在一夜之間,就被叛軍攻克,守關大將徐榮生死未知,去向不明。
這個消息,在第二天午後時分,就已傳到洛陽,只是只為少數權貴知曉,可僅僅只過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差不多傳遍全城,只是說法眾多,真假不一,一時弄得滿城風雨,朝野震驚。
昨夜剛剛睡過一個安穩覺的司徒王允,是第一個獲知此消息的人,他就像當日得到曹操曹孟德的稟報,說已殺董卓於刀下時一樣,茫然不知所措,所不同的是,上一次,他回過神來後,第一反應是狂喜,而如今
35 蔡邕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