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裏面,有很多值得讓人深思的東西,尤其是那些人物的名字,分別代表了他們的出身,還有一些習慣秉性,不信你來看。
《西遊記》中三位徒弟的姓氏,分別是孫、豬、沙。孫,據說是取自「猢猻」的「猻」字,只不過去掉一個反犬旁而已。而沙呢,則與流沙河有莫大關係。可是豬八戒呢?為什麼就不能取一個諧音用「朱」,而必須直接用豬呢?
凡事必有緣故,猢猻可以姓孫,老豬卻萬萬不可姓朱,因為大明的皇帝,就姓朱。
《西遊記》原本里,說老豬原是神仙界的高層人物,具體官職叫做「天蓬元帥」,其實說白了也就是負責天河的水利工作,並不是真正帶兵打仗的軍事幹部。只是因為革命工作間隙不小心喝醉酒,乃至於動色心居然敢去調戲婦聯副主席嫦娥同志,於是觸怒了天廷的最高領導人,這被貶到凡間做基層工作,而恰恰在投胎的時候呢,又錯投了豬胎,以至於成為一副豬模樣的「豬剛鬣」。
神話小說就是如此,可是老豬的原型究竟是誰呢?曾有這麼一個傳說,說吳承恩的老家淮安有個二流子,名字就叫作朱八,此人又懶又饞,又愛貪小便宜。吳承恩這便把他當作原型,設計出豬八戒這麼個人物來。
呵呵,這種傳說,估摸着就是街談巷議的水準,倘若吳承恩真是如此,那麼他的構思水準也就僅限於街道辦幹部乃至鄉里文宣幹事那一層,如何能寫出《西遊記》這樣的鴻篇巨製來呢?
可為什麼說朱元璋會是「豬八戒」原型呢?
首先,你就要知道朱元璋的早期出身,他其實就是一個僧人,17歲他便出家為僧,足足做了七年和尚。
這段經歷,後來便成為了朱元璋心中的大忌。據說杭州有個教授,寫了篇文章,裏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等幾個詞,朱元璋居然就能看見且牽強附會,說「光」就是光頭,「生」就是「僧」,你這是在罵我當過和尚啊!速速拉出去斬了。
好嘛,可見老朱真是當過和尚了,那麼他的法號又是什麼呢?
據說是叫如淨,跟豬八戒的法號悟能似乎有些差距,倒是有點像沙和尚的法號悟淨。可你又知否?朱元璋有個叔叔叫朱五六,他的法號就是悟空。哈哈,這便有些名堂了。再想想,朱元璋有個小名,叫做重八,朱重八、豬八戒,這兩個名字又有幾分相似呢?
再提一句,我們如今在電視劇里看到的豬八戒顯然是一頭大白豬的喜慶模樣,可若是一頭野豬呢?蘇東坡曾說過:「(豬肉)富家不肯吃,貧家不解煮。」其實一直到宋代,漢人吃的主要肉食都是牛與羊,豬肉屬於下層一般勞苦大眾沒法子才吃的食物,這與整個世界的吃肉習俗都是一致的。
宋朝的使節出使遼國,才看到遼人的酒席之上,居然有豬肉,一問才知道,因為遼人在草原之上,牛羊多而豬少,所謂物以稀為貴,他們這是拿難得的豬肉來招待貴賓。而中原呢?恰恰是以羊肉為美,所以遼宋互市一項最有特色的交易,就是宋朝的豬與遼國的肥羊互換,換完了雙方還都很高興。
到大明萬曆年間,中國人依舊吃牛羊肉為主,豬肉少見,肉價自然也稍貴些。萬曆二十年,當時一千斤牛羊肉大概是15兩銀子,而同等斤兩的豬肉,卻要20兩銀子。豬肉比牛羊肉貴,本身就說明國人的飲食,依舊是牛羊肉。
一直要到大清,中國人才不得已改吃豬肉,在當時的美食家袁枚筆下,便出現了「豬用最多,可稱『廣大教主』」這樣的詞句。
而在《西遊記》成書的那個年代,豬還曾一度被禁養做家畜,理由很簡單,皇帝姓朱,你居然還殺豬,豈不是要造反麼?
不許養家豬,那大明的「豬」豈不就是野豬麼?《西遊記》中的豬八戒,最早的形象就是一頭長着獠牙的野豬啊!
事實上,就連大明皇室也把「豬」與「朱」聯繫起來,也就是說,哪怕你吳承恩的用意,豬八戒就不是朱元璋,明朝的官員也會大怒。
更何況還有一點。不管是家豬還是野豬,長得都不容樂觀,而偏偏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據說相貌也是極丑——
而且,就在大明開國的洪武年間,朱元璋也曾派和尚去南亞取經,其中有一個叫做慧曇,曾抵達今天的斯里蘭卡並死在那裏。而後一撥和尚,則
第347章 番外,西遊記明代禁書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