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時,天界寺內正是春光繚繞,到處迴響着《地藏經》的梵唱。
此處是一座大殿,朱門寶蓋,瓦映天光。二層的殿額上漆匾高懸,「祖師殿」三個金字赫然入目。而一層的門額上同樣懸掛一匾,匾文乃是:大明僧錄司。
原來,朱元璋一早得知宗泐西行尋得真經而歸,大喜,便下旨在浴佛節前將禮部下轄的善世院改作了僧錄司,掌管天下僧教之事,司署就設於這祖師殿中。
又說該司設職左右善世、左右闡教、左右講經、左右覺義,共八人,受任者皆為時下德高望重,博學大功之輩。
此時,殿門外正有三十六位童僧按縱九橫三之序打坐於蒲團之上,他們個個閉目合掌,面門唱誦。而殿內的法堂兩側,又各有三位高僧率三十六位弟子相對坐定,手把青磬紅魚,以致梵音交響。
仰觀殿內正北牆上,供奉了三尊法像:正中為「禪宗達摩面壁像」;左為「六祖慧能參禪像」;右為「百丈懷海聽法像」。三像前方,供品琳琅,香燭正旺,且於香案正中,又置了兩副凳面大小的七寶琉璃座。
後日浴佛節,皇宮迎經大典過後,將於此處舉行為期七日的水陸法會。屆時,該寺將雲集八方碩德,諸國高僧,講經佈道,以普化眾生。
而眼前這般陣容,卻並非是為那法會所設。此前,該寺前任主持覺原慧曇為求取《文殊》、《真空明義》、《莊嚴寶王》三部真經西去數萬里,一直尋到海上僧伽羅國而未果。月余,又因突染急症圓寂。宗泐此番尋經歸來,已將其佛衣舍利一併迎回,並於今日召集諸僧為其誦經超度。
經誦迴轉之間,只見二僧腳穿雲襪木屐,身着僧官法衣,各自奉引了一件僧寶現身殿外。待行至殿門處,二人舉步間褪去腳上的木屐,便一左一右入門而來。左為時任僧錄司左覺義的「見心大師」來復,其手捧逝者佛衣;右邊的正是載譽歸來的宗泐,因其德高望重,且如今又是大功卓著,已被朱元璋下旨欽封為僧錄司右善世。此刻,他正手捧一尊裝有慧曇法師舍利的金塔來至堂上。
這二人步至三尊法像前,雙雙將手中奉引之物放於七寶琉璃座上,旋即退於三步外,合掌朝其施了僧禮。
至此,經誦聲畢。
來復轉身對眾僧大讚特贊:「季潭大師此番西行,不僅將回當年玄奘法師中途遺失之經盡數取回,且還於那僧伽羅國迎回了慧曇大師的佛衣舍利。如此漫道之功堪慰我佛如來法旨,更是我佛門弟子修行之表率。」
眾僧皆躬身朝宗泐合掌致敬。
宗泐含笑不語,自顧朝眾僧還禮。
來復則朝佛台上那佛衣舍利探掌指引道:「今日,召集諸位會集在這祖師殿中,一者是為設法迎慧曇大師回歸『天界』,二者則是因大師圓寂前曾留一紙遺囑,所言之事須經眾議方可裁奪。」
隨後,二人互施讓禮,並於原地坐定。又聽殿內響起一通茶鼓,便見眾僧後方各有三名小僧端着茶案魚貫而出,待他們於諸位高僧面前放了茶案退去後,又見慧聰與智聰各引了三名小沙彌前來奉茶。慧聰與智聰分侍宗泐與來復左右,其餘六人分左右各侍兩側高僧。
待侍者斟上茶湯,座前一位高僧道:「即是慧曇法師遺言,我等願恭聞其詳。」
來復抬眼望去,只見那是一位三十餘歲,形容清峻的和尚,那人本是時任杭州府僧綱司都綱,杭州下天竺寺住持溥洽禪師。此人自入京數次登壇演經說法,言到之處明心見性,因而深得朱元璋賞識。
眼下,又因僧錄司右講經守仁隨左善世戒資下赴州省巡檢僧院,故而由其暫代右講經一職。
且說,此時來復道:「好,請溥洽禪師與諸位稍候片刻。」他一面應下,一面又朝殿外宣道說,「送進來吧。」
話音落時,只見殿外一小沙彌懷抱一個二寸見方的官皮箱步入門來。一時間,眾僧目光紛紛聚焦其上,直至那小沙彌行至宗泐面前,將懷中物件轉放於一旁的慧聰懷中,幾十雙眼睛便又齊整整地移到了宗泐身上。
小沙彌剛轉身離去,來復一側的智聰便伺機不聲不響地起了身,從兩位大師身後繞到了慧聰身旁,看樣子是想幫其打個下手,可落座時,那眉目中卻朝師兄暗投一絲莫明的痴笑。
此時,宗泐抬手吩咐: